• 繁體版
  • 无障碍
  • 本站地图
  • 关怀版

合水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政策>政府文件>详细内容
全文检索
索引号: XZF-xzfzcbmzfb--zfwj-2015-0335 发布机构: 政府办
生效日期: 2015-10-13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政府文件

合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合水县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 工作方案》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0-13 浏览次数: 【字体: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省市驻合有关单位:
        《合水县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合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8月23日
 
合水县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为切实保护我县土壤环境,防治和减少土壤污染,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3〕7号)及省、市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15年底,全面摸清我县辖区内的土壤环境状况;划定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优先保护区域,建立严格的耕地和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制度,确保全县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点位达标率不低于国家下达的目标;对全县60%以上的耕地和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开展例行监测;全面提升土壤环境综合监管能力,初步控制被污染土地开发利用的环境风险;因地制宜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修复试点示范,使全县土壤环境质量长期保持稳定。
        二、主要任务
        (一)严格控制新增土壤污染
        1、严格环境准入。对有色金属、石油煤炭、化工医药、采矿选矿、危险废物、加油站等可能对土壤造成重大影响的项目,要将土壤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评的重要内容,并监测特征污染物的土壤环境质量本底值,防止新建项目对土壤造成新的污染。(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国土局、县环保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加大土壤环境监管。确定以排放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企业为重点的监管企业名单,确保达标排放。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格环境监管,对超标排放且造成土壤污染的企业要挂牌督办,限期治理,对治理后仍不能达标的企业要坚决关停,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环保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加强化肥农药等污染控制。科学施用农药、化肥,禁止使用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肥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的管理规定,大力推广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禁止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含重金属、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污水以及未经检验和安全处理的污水处理厂污泥、清淤底泥等。(责任单位:县农牧局、县卫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4、规范固体废物管理。建立污泥处理全过程监管制度,规范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在产生、运输、贮存、处理处置全过程中,严格遵循有关污染物控制标准及技术规范。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放射性废物集中处置监管,防止造成周边土壤污染。(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水务局、县卫生局、县环保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确定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
        1、确定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以耕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以及其他需要保护的区域为主,确定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和评估,建立优先区域土壤管理数据库。(责任单位:县国土局、县水务局、县环保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加大优先区域保护力度。对优先区域及其周边污染源进行排查,严格源头污染控制,强化风险管控;禁止在优先区域内新建有色金属、石油煤炭、化工医药制造、加油站等可能对土壤造成重大影响的项目。(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环保局、县国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强化被污染土壤的环境风险管控
        1、加强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监管。依据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估结果,制订并实施被污染耕地土壤环境风险控制方案。开展耕地土壤环境监测和农产品质量检测,对已被污染的耕地实施分类管理,采取农艺调控、种植业结构调整、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等措施,确保耕地安全利用。对污染严重且难以修复的耕地,要严格管制用途,依法将其划定为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禁止种植粮食等农作物和牧草,有序开展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责任单位:县国土局、县农牧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加强污染用地环境风险管控。被污染地块变更使用权人或开发利用为农用地、住宅、商业、医院、公园、城市绿地等用地的,要开展土壤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并对污染土壤进行治理修复,未开展风险评估或土壤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用地要求的,不得核发土地使用证和施工许可证。经评估认定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的污染地块,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扩散,治理达标前不得转为住宅、公共设施建设用地和农用地。(责任单位:县国土局、县住建局、县卫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实施土壤修复试点
        以集中污染治理设施周边、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废弃物堆存场地等为重点,选择被污染地块集中分布的典型区域,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国土局、县水保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提升土壤环境监管能力
        建立土壤环境质量定期监测制度和信息发布制度,设置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提高全县土壤环境监测能力。建立完善土壤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预案,加强土壤环境应急监测和执法能力、预警体系的建设。(责任单位:县农牧局、县卫生局、县环保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联动机制。建立由县环保局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部门联动机制,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
        1.县环保局负责编制《合水县土壤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作方案》,负责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及等级认定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加强对重点污染企业监管。
        2.县发改局、县工信局等部门按照职责加强对审批核准类项目前置要件的审核,未取得环评批复的项目,不得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核准项目建设。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能耗水耗限额标准,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3.县住建局、县国土资源局按照职责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未依法办理环评许可、未开展被污染地块环境调查或场地土壤环境质量不能满足建设用地要求的项目,不得办理建设用地与开工建设的相关手续;国土局负责基本农田划定和土壤保护有限区域划分及污染土壤治理修复。
        4.县财政局配合争取中央和省土壤环境保护资金,将保障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经费纳入相关部门综合预算,加大土壤环境保护投入,切实保障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经费。
        5.县农牧局负责制定土壤环境污染应急预案;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进行基本农田环境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宣传培训及监督管理,预防和治理土壤污染;开展新建项目土壤评价中农产品产地土壤评价、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划、优先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及土壤治理修复等工作,负责优先保护区域内农产品质量检测、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禁止生产区域的划分和监督管理、农业投入品及废弃物的环境监管等工作。
        (二)拓宽融资渠道,健全投入机制。加大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投入力度。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对接中央和省级土壤环境保护资金扶持政策,建立土壤环境保护项目库。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督促企业落实土壤污染治理资金;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
        (三)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公众参与。充分利用报纸、网络、电视等新闻媒体,宣传土壤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普及相关科学知识和法规政策;通过热线电话、公众信箱、社会调查等方式及时了解公众意见和建议,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和支持土壤环境保护。对土壤环境可能造成污染的企业要加强对所用土地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估,主动公开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四)完善法规政策,强化评估考核。研究制定农用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新增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监测方案。落实鼓励有机肥生产和使用,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利用等相关政策措施。将全县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和党政干部的政绩考核,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定期进行考核,严格奖惩。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