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版
  • 无障碍
  • 本站地图
  • 关怀版

合水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政策>政府文件>详细内容
全文检索
索引号: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4121000000171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4-12-06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政府文件

合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合水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06 浏览次数: 【字体:

合政办发〔202456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各有关企业:

《合水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实施方案》已经十九届合水县人民政府第52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合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12月6日

合水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壮大乡村人才队伍”的部署,按照中央、省市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城乡融合发展新要求,聚焦全县奶羊特色产业和农文旅融合发展,开展学用贯通综合试点,推动人才培养和就业创业紧密联系、双向贯通,大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实施内容

聚焦全县奶羊特色产业和农文旅融合发展,在两年培育期内,培养高素质农民学用贯通学员140人,帮带特色产业人员840人以上,辐射带动农民2800人以上。

(一)培育目标。围绕全县奶羊特色产业和农文旅融合发展需求,将合水县建设成庆阳市“奶羊产业研学基地”“奶制品加工示范基地”“助农直播基地”和“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基地”。

(二)培育内容。重点围绕奶羊高效养殖、饲草料供应、粪污资源化利用、动物防疫、羊乳制品销售等领域,培育奶羊产业骨干人才1个班50人;围绕网络直播带货、特色民宿打造、特色餐饮开发、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等领域,培育农文旅融合发展复合型人才2个班90人。

(三)培育方式。坚持“学用结合、以用为主、重在实效”的思路,采取“理论教学+实践实训+研学交流+顶岗实习+考核结业+跟踪服务”的分段式“学、用、评”培训模式,开展试点工作。一是分层分类培育。按照奶羊全产业链和农文旅融合发展培训内容,实行分类型、分专业、分阶段、小班制、重实效、强服务的培育方式,每个班次原则上不超过50人。二是产教融合培育。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陇东学院、市农科院等院校合作,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联合培训,提高培训质效。三是订单式培育。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加强与庆阳陇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和合水县奶羊繁育中心等用人单位合作,探索菜单式、定制化培育方式。

(四)培育路径。一是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加强与全县12个创建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村和奶羊产业链企业合作,为用人单位培养实用人才。二是加强与政府部门合作。在学员遴选、创业就业方面加强与组织、人社、工信、畜牧兽医站等部门合作,集合全县资源共同参与。三是加强涉农院校合作。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陇东学院、市农科院和全国优质农民田间学校等紧密衔接,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形成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多方协同的高素质农民培育新格局。

三、实施主体

试点项目由县农业农村部门联合财政部门牵头组织,县农广校抓好试点工作的落实实施。组织、人社、工信和庆阳文启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庆阳陇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国家农民田间学校等协同配合。

四、进度安排

(一)第一阶段谋划准备(2024年12月10日前)

1.调查研究。根据中央、省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实施方案》和下达任务指标,结合全县奶羊产业及农文旅融合发展现状,细化完善试点实施方案。

2.遴选对象。在县内从事奶羊一二三产业及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人员,年龄在18周岁至55周岁,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具备较好的发展能力和周边农户带动能力,优先考虑返乡大学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人群。通过个人申请、乡村筛选、县农业农村局审核的方式遴选对象。

3.师资队伍。优先从师资库遴选确定,主要包括理论教师、技术讲师、政策讲师、实践讲师(“田秀才”“土专家”“致富能手”)、创业导师等。

4.培训教材。按照培育类型进行培训内容的设置和学时安排,各专业课程包含综合素养课、专业技能课和能力拓展课三大模块。按照“规范、先进、实用”的原则,择优选编或选购。

(二)第二阶段集中学习(2024年12月11日-2025年1月31日)

建立公共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技能课、能力拓展、贯通培养模块化课程体系,每个班次综合素养课不低于4个学时。综合素养课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党的二十大报告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主,主要学习农业农村政策法规、高素质农民素养与担当、农民工权益维护等内容。专业技术课主要学习奶羊日常饲养管理、疾病防控、饲草搭配、羊奶存储、粪污处理、线上线下销售等为主。农文旅融合发展主要学习网络直播带货、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民宿产业发展与民宿企业经营、电子商务、环县庄子峁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等内容。线上学习主要包括乡村振兴政策理论、乡村治理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政策知识等。

(三)第三阶段实践实训(2025年2月1日-4月30日)

实践实训作为贯通阶段主要内容,以边学边用的方式进行,组织赴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业发展先进典型等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奶羊产业班要依托合水县奶羊良种繁育中心、合水县星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奶羊繁育基地等开展岗位锻炼,了解掌握奶羊繁育技术、鲜奶存储、疾病防治等技术。农文旅融合发展班主要依托太白镇连家砭村、太莪乡黑木村、西华池镇唐旗村、庆阳陇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环县庄子峁生态农庄及省内外生产技术先进、发展成效较好、示范效应明显、具备培训条件的农文旅融合示范点开展实践教学。

(四)第四阶段观摩研学(2025年5月1日-5月31日)

加强与庆阳文启人才集团合作,研学点优选国家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省内外先进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园、加工销售企业、农产品电商企业、奶制品加工企业、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点等,学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新理念,转变发展理念,更新产业观念,提升发展能力。奶羊产业班主要以合水县奶羊良种繁育中心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奶羊繁育基地、武功县、泾阳县开展研学交流,学习奶羊的养殖技术、高效繁育、鲜奶储存等技术。农文旅融合发展班主要以庆阳陇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百跃羊乳(合水)古象有限公司、环县庄子峁生态农庄及山东、浙江等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点开展研学交流。

(五)第五阶段顶岗实习(2025年6月1日-7月31日)

根据学员从事产业类型和就业创业需求,定点到相应国家、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基地等进行岗位实习锻炼。奶羊产业班主要以合水县奶羊良种繁育中心、合水县星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开展顶岗实习。农文旅融合发展班主要以环县庄子峁生态农庄、太莪乡黑木村、太白镇连家砭村、西华池镇唐旗村、甘肃秦直乳业有限公司、庆阳陇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国家农民田间学校等单位开展顶岗实习,让培训内容与就业岗位无缝衔接,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目标。

(六)第六阶段考核结业(2025年8月1日-9月30日)

通过每半年进行一次岗位大练兵,考评学员学习情况。针对学员不同培训需求,采取分批次考评答辩和实地操作,邀请县内外奶羊、农文旅融合发展领域专家、实习指导老师组成评审组,主要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答辩占总分值的40%,实地操作占总分值的60%,综合成绩60分以上为合格,综合成绩80分以上为优秀,考核合格后准予结业并颁发结业证书。

(七)第七阶段跟踪服务(2025年10月1日-11月30日)

为确保140名参训学员真正做到技能有提升、产业有发展、素质有提高,县农广校要采取集中指导、入户指导、网络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庆阳市农科院、陇东学院等单位专家深入学员产业所在地上门入户进行“面对面”“手把手”教学,现场解决学员技术难题,为学员产业发展提供精准服务。同时,探索实行“理论导师+专业导师”双导师指导、专业导师长期帮扶指导、师傅带徒弟等模式,实行“一带一 ” “师带徒 ”“一带多 ”等精准服务,充分发挥导师传帮带作用。探索建立专家驿站,不定期回访和蹲点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充分了解学用贯通试点效应、学员示范带动、产业发展以及就业创业情况,持续加强跟踪指导,为就业创业学员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服务。

五、政策支持及资金管理

(一)政策支持。围绕奶羊产业培育和农文旅融合发展,县农广校与用人主体协同探索协议委托、订单定制、联合培养等产教融合培育方式,积极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的目标,为促进就业和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持。对理论功底扎实、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学员鼓励其进行自主创业,按照县域产业扶持政策,给予相应政策扶持;对产业基础好、团队协作能力强的学员,引导其参与农业经营主体联合创业,享受创业担保贴息贷款、岗前培训、非公经济就业等部门扶持政策。

(二)资金管理。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确保财政补助资金足额用于高素质农民学用贯通培训。集中培训、研学交流和实践实训经费主要用于需求调查、课堂培训、线上学习等培育各环节所需的场地和车辆租用、师资聘请、学员食宿、交通意外险等与培训直接相关的合理性支出,不得列支招投标费用,不得用于培育机构的基础建设,不得切块给各部门使用。后续跟踪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入户指导,实习人员跟踪、师资聘请等环节所需的场地和车辆租用等与培训直接相关的合理性支出。

六、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农业农村局牵头成立试点工作专班,并协同县财政部门制定实施方案,抓好督促落实。县农广校负责试点项目的日常管理、技术指导、质量跟踪、成果提炼、宣传推介等工作,及时向县农业农村局报告试点进展情况。

(二)明确工作职责。县农业农村局将高素质农民培育纳入全县农业农村工作重点考核内容,建立调度、督查、验收工作机制,安排专人跟踪培训进度,实时掌握培训质效,监督培育资金使用,确保经费不挪用、不整合,履行好高素质农民培育“第一课”。县农广校要将试点工作实行“全流程、闭环式”管理,涵盖学员报到、开班、实习实训、结业、服务保障、教学档案、经费使用和评估考核等培训各个环节,加强培育全过程管理。县农文旅融合发展专班、县畜牧兽医站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协助农广校完成学员的遴选、确定、上报及集中培训环节实践实训场地的落实。

(三)强化安全工作。县农广校要强化安全意识,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重点做好集中培训、基地实训和外出考察期间学员在吃住行等方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等工作,制定相关的安全防范制度,配备必要的安全防范设施,确定专人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四)注重宣传引导。县农广校要注重对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试点工作成功模式的总结推广,深度挖掘打造好经验、好模式、好典型,借助县融媒体中心、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多渠道宣传推广。特别要“见物见人”讲好高素质农民成长成才成就故事,有步骤、多形式、全方位呈现工作成效,积极营造有利于高素质农民发展的良好氛围。 

附件:合水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工作专班

 

附件

合水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工作专班

 

组    长:孟永刚  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高建军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成  员:杜海坤   县财政局局长

             武海江   县工信和商务局局长

             文   博   县人社局局长

             左   棣  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

             吕邦太  县就业局局长

             董世坤  县畜牧兽医站站长

             王廷斌  县融媒体中心主任

             徐小鹏  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董小蕾  西华池镇镇长

             叶小军  太白镇镇长

             赵文辉  吉岘镇镇长

             赵宝平  何家畔镇镇长

             岳  巍  板桥镇镇长

             杨晧巍  老城镇镇长

             王志妮  肖咀镇镇长

             米文珍  太莪乡乡长

             孟庆明  固城镇镇长

             李凤钊  段家集乡乡长

             史   明  蒿咀铺乡乡长

             丑万春  店子乡乡长

             王海宁  县农广校校长

合水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县农广校,王海宁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技术指导,质量跟踪、成果提炼、宣传推介等工作。

相关解读:关于《合水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