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水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一、引言
(一)背景介绍:全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省关于推进国有资产管理的安排部署,围绕理顺管理体制,提升资产管理效能,健全完善管理制度,规范资产管理行为,深入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落实,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资产盘活力度有待加强。二是资产管理有待规范。三是制度执行还不够严格。四是管理效能有待提升。目的与意义: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益,创新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开展全口径摸底排查,全面完整准确掌握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家底”,积极推动资产确权登记,多措并举盘活资产,稳妥有序推进集中运营,强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健全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切实提高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二)法律法规:根据财政部《关于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指导意见》(财资〔2022〕124号)和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全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工作的通知》(甘财资〔2022〕4号)、财政厅《甘肃省“财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工作方案的通知》(甘财资〔2024〕12号)、庆阳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入推进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实施方案》(庆政办发〔2024〕4号)等通知和规定。
二、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总体目标。建立资产集中运营平台,通过范围、平台、管理、运营、收支“五个统一”,整合行政事业单位低效、闲置资产,县属国有企业的国有资本。建成全口径国有资产数据库,实现专业化、灵活高效的市场化运营和管理,提升资源、资产统筹能力和资产运营收益,为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履职和事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具体措施。
1、统一界定范围
按照统筹资源、全面覆盖的原则,纳入我县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资产资源范围为:
(1)行政事业资产类。主要包括:低效运转或闲置的土地(使用权)、房屋、构筑物、办公通用设备、业务专用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家具用具、被服装具、文物及陈列品、无形资产及罚没资产等其他特殊资产。
(2)国有自然资源类。主要包括:国有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及其他。
(3)市政公共资源类。主要包括:政府投资建设的城乡公共场地、场所,城乡道路路内停车泊位、公共停车场、充电桩、城乡供水、供气、城市人防设施等地下公共空间;后勤服务、培训疗养、殡仪服务、文体娱乐、文化旅游等政府特许的经营权、收费权及其他。
(4)国有企业类。主要包括:县政府和各行政事业单位出资成立或控股的县属国有企业资产。
2、统一搭建平台
(1)建立“大数据库”。全面摸清行政、企、事业单位土地、房屋、设备及自然资源、公共资源、国有企业、文物及陈列品、罚没资产等各类资产底数,搭建国有资产管理平台,建立全口径国有资产数据库,实现部门国有资产数据共联互通、动态更新。
(2)建立政府公务仓。加快建立资产集中调配和共享共用的政府公物仓,对大型活动和临时机构购置的设备及长期闲置不用或低效高耗运转的资产,统一上缴实物公物仓登记建档管理、集中调配使用;对土地、房产及自然资源、公共资源、政府投资形成的股权等不适宜纳入实物公物仓管理的,建立虚拟公务仓进行集中管理、调剂使用,逐步将抢险救灾抗疫物资等纳入公务舱集中管理。
3、统一强化管理
(1)加强资产配置。对有关部门、单位履行职能所需在用资产及出资成立的各类企业形成的资产由国资局统一加强管理,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执行资产配置标准与配置审批程序,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紧密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对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负主体责任,认真履行安全使用、有效运转、资产保全和日常监督管理等职能。
(2)加强资产处置。严格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审批,规范处置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可出租、出借、对外投资等资产,统一划转到资产运营平台,实施专业化、市场化运营和管理,提升资产资源统筹能力和资产运营收益。
4、统一组织运营
(1)健全运营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营”的原则,由甘肃蟠耀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蟠耀集团)负责集中运营县级各类经营性资产和低效、闲置资产。建立国有资产运营目录,对现有存量资产进行彻底梳理盘点,将可用于市场化运营、符合市场需求的国有资产纳入资产运营目录管理,实行动态更新、定期公布。组建资产评估机构库,根据不同类别国有资产择优选定评估机构。盘活各类沉淀资产,积极挖掘资产最大价值。
(2)理清运营方式。建立县财政局-县国资局-蟠耀集团三级框架运营模式,由县财政局全面监管,县国资局主要负责国有资产调配和管理,蟠耀集团全面负责县级各类经营性资产和低效、闲置资产的运营,在政策范围内积极探索,灵活运用注入、拍卖、租赁等市场化方式,对资产进行专业化运营。完善市政公共资源、自然资源市场准入退出、特许经营等配套制度,推动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
5、统一规范收支
(1)加强收入管理。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运营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建立资产运营部门与征收部门信息共享互动机制,确保收入征管规范、透明。规范收入上缴程序和方式,确保及时足额上缴财政。
(2)统筹支出安排。将国有资产运营收益支出纳入预算,统筹考虑优先用于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兼顾保障部门日常资产维护管理费用、资产运营相关费用以及资产处置后相关费用等支出。
三、预期效果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根据资产清查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堵塞管理漏洞,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升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财政部门要紧紧围绕落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建立健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收入、绩效、报告等各项制度,完善资产配置标准体系,探索构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预算、执行、监督、绩效全过程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加快建立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考评机制,加大考核力度,强化激励约束,推动资产清查盘活情况与新增资产配置相挂钩。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级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本行业资产共享共用具体办法。交通、文物、住建等主管部门要按照规定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公路水路、文物、保障性住房等国有资产专题报告。行政事业单位应按规定完善本单位资产登记管理制度,及时动态反映资产状况,健全内部控制、统计报告、日常监督检查等制度,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四、结语
有效盘活并高效使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的重要举措。各级财政部门、各部门及其所属单位要高度重视,提高站位,明确责任,积极作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落实方案,明确工作流程和具体要求,全力破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的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确保盘活工作取得实效,全面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效能。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