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版
  • 无障碍
  • 本站地图
  • 关怀版

合水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XZF-xzfzcbmzfb--yjgl-2015-0103 发布机构: 政府办
生效日期: 2015-06-03 废止日期:
文 号: 合政办发〔2010〕139号 所属主题: 应急管理

合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合水县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6-03 浏览次数: 【字体:
 
合政办发〔2010〕139号
 
合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合水县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的
通        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
        《合水县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一○年八月十九日        
 
 
 
 
     合水县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 总 则
        1.1 编制目的
        全面提高应对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2 编制依据
        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突发事件应对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甘肃省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合水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结合实际,制定本预案。
        1.3 分级标准
        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意外,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件。按照其严重程度,一般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
        Ⅰ级(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品的车辆发生事故,造成特别重大损害。
        Ⅱ级(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50人以上、100人以下受伤或30人以上重伤;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品的车辆发生事故,造成重大损害。
        Ⅲ级(较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5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30人以上、50人以下受伤或10人以上、30人以下重伤;直接经济损失6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品的车辆发生事故,造成较大损害。
        Ⅳ级(一般)道路交通事故:造成3人以上、5人以下死亡。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县境内发生的各类道路交通事故。
        1.5 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统一指挥、分级处置;联动有序、保障有力;快速反应、果断处置;科学高效、依法规范;协调一致、信息共享。
        2 组织机构与职责
        2.1 应急指挥机构与职责
        成立县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县应急指挥部”)。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总指挥,县公安局局长担任副总指挥,县公安局、安监局、卫生局、民政局、教育局、财政局、交通局、侨务办、气象局、消防大队、有关保险公司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公安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公安局交警支队队长兼任。
县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和指导全县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县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指挥部日常工作;接报、整理、通报道路交通事故信息,汇总上报事故处置进展情况;根据事故现场勘查情况和事故原因分析,写出事故调查报告,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报县应急指挥部,并通报县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
        2.2 各成员单位职责
        公安局:负责指导基层公安机关实施现场保护、紧急救援、安全保卫、调查取证、事故原因调查分析工作;根据情况对道路采取交通管制、疏导等措施。
        安监局:负责协调事发地乡镇及相关部门落实应急措施,会同相关部门对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
        卫生局:负责协调有关医疗机构对事故伤亡人员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紧急组织医务人员、抢救药品和医疗设备参与救援;及时组织专家制定抢救方案,协调处理抢救中出现的问题;协助公安部门统计伤亡人数,并及时向公安局通报人员抢救情况。
        保险公司:负责预付抢救费用,开展理赔工作。
        民政局:负责指导事发地民政部门做好事故伤亡人员善后临时生活救助。
        教育局:在道路交通事故涉及学生时负责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救援和善后工作;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常识教育和应急知识培训。
        财政局:负责县级紧急救援中的经费保障问题。
        交通局:负责协助公安部门对事故现场道路实施管制、疏导和保护;及时修复损坏道路,保证道路畅通;开辟快捷通道,保障抢救车辆和物资运输车辆通行;协助公安部门对肇事逃逸嫌疑车辆和人员进行调查,参与营运客车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组织车辆运送滞留事故现场人员;协助公安部门组织调用施救工程车辆;对运输企业和经营业主进行整顿,在驾驶员培训中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和应急知识培训;整改公路危险路段。
        侨务办:负责协助公安部门处理涉外道路交通事故善后事宜,及时衔接市侨务办联系涉外伤亡人员所属国家驻华使(领)馆。
        气象局:负责提供事发地天气情况,指导现场气象观测和天气预报预警服务等工作;根据需要,调派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移动气象观测台,为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置提供气象观测和预报服务。
        消防大队:负责协助交警部门开展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紧急救援及发生火灾事故时的灭火施救工作。
        2.3 应急联动机制
        道路交通事故中涉及火灾、车辆严重变形需破解时通知公安消防部门联动;涉及人员伤亡时通知卫生急救部门联动;涉及传染病(《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甲类和乙类传染病)人员时通知卫生防疫部门联动;涉及正在押运罪犯车辆或运送大额钞票、有价证券等贵重物品车辆事故时通知武警部队或相关部门联动;涉及中小学生群死群伤事故时通知教育部门联动;涉及运输剧毒、易燃、易爆、辐射物车辆事故时通知相关行业管理部门联动,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通知环保部门联动。
        3 应急处置
        3.1 应急响应
        按照分级处置的原则,在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各单位要根据事故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响应。
        当道路交通事故达到IV级标准时,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事故发生地乡镇政府及时向县政府报告;当道路交通事故达到III级标准时,县政府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并向市应急指挥部报告;当道路交通事故达到II级和Ⅰ级标准时,县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县级应急预案,并派出工作组到达现场指挥处置,同时向市应急指挥部报告。
公安局交警大队是道路交通事故的第一响应队伍,县政府是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响应、先期处置的第一责任单位。
        3.2 信息共享与处理
        道路交通事故信息分为:事故发生信息、现场情况信息、经调查确认的详细案情、事故原因及责任追究信息和善后情况信息等。
        3.2.1事故发生信息
        公安局交警大队根据掌握的初步信息,按照应急响应等级和联动机制规定,确定信息共享范围,通知相关部门联动。
        3.2.2现场情况信息
        现场抢救领导组根据掌握的最新信息,决定是否增加联动单位,扩大信息共享范围。
        3.2.3经调查确认的详细案情
        由公安机关、检察院和安监部门共享(涉及刑事侦察秘密的除外)。
        3.2.4事故原因及责任追究信息
        由公安机关、检察院和安监部门共享(涉及刑事侦察秘密的除外)。
        3.2.5善后情况信息
        由公安部门、民政部门、有关保险公司、公路交通部门共享。
        3.2.6事故信息处理
        道路交通事故信息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事故响应等级和有关规定,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送的同时,通过县公安机关报送县政府。
        需要对外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信息,由负责事件处置的应急指挥机构审核后发布。
        3.3 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基本响应程序
        3.3.1 成立现场抢救指导组
        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后,县应急指挥部成立现场抢救指导组,赴现场指导、协调事故现场抢救、原因调查及善后工作。现场抢救指导组组长由到达现场的县政府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到达现场的县公安局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到达现场的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负责人和其他成员单位负责人组成。
        3.3.2现场抢救各组职责及人员组成
        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后,县政府根据案情需要,迅速成立现场抢救领导组、现场抢救组、现场警戒组、事故勘验调查组、情报信息组和善后工作组。
        现场抢救领导组:负责对各成员进行分工,具体指挥、协调事故现场抢救、原因调查及善后工作。组长由县政府负责人兼任,成员由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兼任。
        现场抢救组:负责组织人员、设备,赴现场开展救护、抢救,排除事故险情。组长由卫生局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公安局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县卫生、公安、消防等有关单位人员组成。
        现场警戒组:负责事故现场外围警戒、秩序维持及安全保卫等工作。组长由公安局分管副局长担任,成员由公安局抽调警力组成。
        勘验调查组:负责在抢救伤员过程中设置标记,勘验现场;在现场抢救伤员工作结束、险情排除、勘查完毕后,指挥撤除现场;在事故调查阶段负责勘验尸体,查明伤亡人员姓名、车属单位,走访知情人,追查肇事车辆,控制犯罪嫌疑人等工作。组长由公安局分管交通管理工作的副局长担任,成员由公安局交警大队抽调警力组成。
        情报信息组:负责事故及调查情况信息收集、汇总,宣传资料拍摄等工作,为现场抢救领导组决策提供依据,向上级有关部门报送事故信息及调查情况,配合县政府适时组织开展宣传。组长由公安局交警大队队长担任,成员由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抽调人员组成。
        善后工作组:负责筹集或垫付医疗费用,联系伤员转院、出院等工作,安抚伤亡人员家属,协调保险公司、车属单位开展理赔工作,支付相关费用。组长由县政府负责人担任,成员由民政局、公安局抽调人员组成。
        3.3.3扩大应急
        事态难以控制或有扩大、发展趋势时,由现场抢救领导组根据情况抽调机动人员参加救援或通知相关部门紧急增援。
        3.4 指挥与协调
        当道路交通事故达到Ⅳ级标准时,由县政府负责现场指挥、协调,县政府分管领导必须赶赴现场,并及时上报市应急指挥部;当道路交通事故达到Ⅲ级以上标准时,县政府负责现场指挥、协调,及时上报市应急指挥部,请求启动市级预案。
        3.5 新闻报道
        需发布道路交通事故新闻信息时,由情报信息组根据调查确认的事实,报经现场抢救领导组和县政府审定同意后发布;涉及刑事侦察秘密及未经调查确认的信息不得发布;涉及事故原因、责任认定和处罚意见的信息,在正式结论作出前不得发布或发表个人看法;参与事故调查的所有人员未经现场抢救领导组和县政府授权一律不得接受新闻媒体采访。
        3.6 应急结束
        现场抢救工作结束后由现场抢救领导组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宣布应急结束,安排后期处置工作。
        4 后期处置
        4.1 善后处置
        善后处置工作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司法部门依法进行,善后费用由承保保险公司和肇事车主解决。
        4.2 社会救助
        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抢救费用、丧葬费用超过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肇事机动车未参加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及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未成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或救助基金无力垫付的,由县政府垫付。
        4.3 社会保险
        有关保险公司可以在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按照保险合同开展理赔工作。
        4.4 调查总结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及总结工作。调查总结情况及时报县政府。
        5 保障措施
        5.1 人员保障
        各乡镇、各单位要定期开展应急管理培训,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素质。县政府根据道路交通发展需要,依据有关规定及时补充人员,确保应急救援人员到位。
        5.2 车辆保障
        县政府应根据辖区内道路里程、交通流量、道路状况,历年交通事故数量等,为本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装备必要的交通事故应急处置车辆,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5.3 设备保障
        县政府应根据需要,为本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装备必要的应急处置设备和器材。
        5.4 经费保障
        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办法尚未颁布实施前,由县政府组织本级财政、有关保险公司、公安、卫生、农业等部门制定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
        6 监督管理
        6.1 宣传教育
        教育局、团县委和公安局交警大队在县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协调、指导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普及道路交通事故急救知识,在学校普遍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常识教育。
        6.2 应急培训
        在初中以上学校和驾驶员培训、考试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急救常识教育,提高广大群众和驾驶员在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的急救能力;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中开展应急救援知识培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6.3 预案演练
        县公安交警部门每年要组织开展一次应急预案演练。
        7 附 则
        7.1 预案修订
县应急指挥部应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及时修订完善本预案,并报县政府批准后实施。
        7.2 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县公安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县公安局负责解释。
        7.3 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主题词: 交通事故    预案    通知                                                       
    送:县委办,县人大办,县政协办。                                            
    合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0年8月19日印发 
                                                                                        共印30份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