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版
  • 无障碍
  • 本站地图
  • 关怀版

合水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合水:发展特色养殖 助推乡村振兴

来源:合水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3-02-21 17:17:33 浏览次数: 【字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这为合水县农业产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为进一步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合水县采取政府推动、龙头带动、金融支撑的模式,以乡村振兴、农民增收为重点,在持续巩固和提升传统农业的同时,积极调优产业结构,鼓励群众发展特色养殖,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眼前这个正在给鸵鸟准备餐食的是合水县晨翔特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郑玮。2019年,在外务工多年的郑玮回到家乡太莪乡黑木村,多方考察后发现鸵鸟生长快、易饲养、经济价值高,决定发展鸵鸟养殖,于是在太莪乡黑木村注册成立了合水县晨翔特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了他的养殖之路。四年间,他从一个养殖门外汉成为鸵鸟养殖能手,经历了不少的风风雨雨。

如今,他的鸵鸟已经为他带来了不少的经济效益,仅鸵鸟蛋一个就可卖到150元左右。今年,他计划扩大养殖规模,继续提升养殖质量、繁育水平,借助电商平台进一步增加销售渠道,实现从单一养殖转变为孵化、销售等全产业链全面发展。

特色养殖产业是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抓手。只有因地制宜,因需调整,灵活经营,才能让群众富起来产业强起来。记者在老城镇牧家沟村的合水县途达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看到,场地内规划整齐,牛、羊、驴分区养殖,毛驴养殖区分管负责人谢勇强正忙着喂养毛驴、打扫圈舍。他告诉记者毛驴好养、病少、繁殖快,管理难度低,只需按时喂食。现在他所管理的三十多头毛驴,预计年底可以达到五十多头。

合水县途达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之初,吕明亮、吕元喜、谢勇强等五位合伙人,打破传统合作社单一养殖的模式,他们采取“多样、共享、共用、共荣、分利”的模式,通过养殖家畜、场地共用共建、资源共享、分区优化管理、养殖项目专人负责等方式,优化养殖经营模式,分担建设经营成本,使合作社里每一个人都能够动起来、干起来、富起来。

产业兴,则乡村兴。近年来,合水县立足乡村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当地优势资源,优化种养殖结构,围绕农业产业突出特色优质高效,不断探索种养殖新路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养殖产业,积极引导农民开辟新思路、探索新路径、延长产业链条。通过产业发展,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持续培育特色多元产业,带动农业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扎实推进“一乡一业”建设,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引导乡村产业发展,扮靓乡村振兴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