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版
  • 无障碍
  • 本站地图
  • 关怀版

合水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1082300000169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1-08-23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统计信息

2021年合水县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8-23 浏览次数: 【字体:

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合水县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持续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实施各项政策,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在稳中向好中呈现出“固稳、提质”的特点,为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进一步打下良好基础。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特点

(一)总体经济恢复稳定,二产业拉动作用明显

根据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县生产总值全县完成29.46亿元,同比增长4.8%(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一季度提高2.1个百分点,比全市水平低2.8个百分点。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全县完成1.88亿元,增长8.1%,比一季度提高4个百分点,比全市水平低5.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全县完成19.2亿元,增长2.7%,比一季度提高4.9个百分点,比全市水平高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全县完成8.38亿元,增长8.4%,比一季度降低4.3个百分点,比全市水平低4.9个百分点。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同期的6.77:62.54:30.69调整为6.38:65.17:28.45,第二产业比重提高2.62个百分点。从贡献和拉动看,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6%、61.4%、31%,三次产业拉动经济增长分别为0.36、2.95和1.4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最高,拉动作用明显。

(二)农业生产增长较快,畜牧业平稳增长

上半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7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比一季度提高3.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市农业生产条件适宜,春耕夏收进展顺利,夏粮喜获丰收,瓜果、蔬菜产量稳中有增,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7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比上半年提高3.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23.94亿元,增长12.2%。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实现26.68万亩,同比增长2.62%。粮食类播种面积19.08万亩,同比增长3.86%。其中夏粮5.35万亩,同比下降5.72%,预计夏粮总产12445.36吨,增长8.93%;预计单产232.7公斤/亩,增长15.5%;蔬菜面积51650亩,同比下降2.92%,产量7201吨,同比增长14.2%。畜牧业生产势头较好。上半年,全县大牲畜存栏28629头, 同比增长10.55%;猪存栏35248头,同比增长14.13%;羊存栏216162只,同比增长30.4%,鸡存栏250022只,同比增长8.46%;出栏肉猪28622头,同比增长20.77%;出栏牛8117头,同比增长5%;出栏羊62665只,同比增长17.53%;出栏家禽37507只,同比增长9.69%;禽蛋产量511.1吨,同比增长8.54% ;兔存栏15360只,同比下降9.68%。牛奶产量184.3吨, 同比下降9.92%;水产品产量26.03吨,同比下降14.29%。

(三)工业生产稳定增长,支柱产业支撑有力

 上半年,全县规上工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含石油)15.57亿元,同比增长0.3%,比全市水平低2.7个百分点。从规模看,全县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7户,累计工业增加值1558.6万元,下降17.4%,增速比一季度回落9.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9.3个百分点;石油累计增加值15.42亿元,增长0.5%,增速比上半年提高4.8个百分点,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的99%,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29个百分点;规模以下工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83万元,增长33.7%。从三大门类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增加值增长33.7%,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1%,采矿业增加值下降0.1%。从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104.7万元,下降3.2%,轻工业453.9万元,同比下降39.1%。从产品产量看,生产农用地膜2177吨,增长1.5%;奶粉308吨,下降34.8%;商品混凝土47379立方米,下降5.6%;产销水平衔接较好,产品销售率达到102.3%。

(四)投资需求稳定回升,工业投资增势良好

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79亿元,同比增长14.3%,较上月提高9.6个百分点,低于上年同期3.7个百分点,比全市水平高1.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6.1%,从项目投资看,全县在库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63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6个,完成投资4.54亿元,同比下降13.0%,完成占投资总额的42.1%;5000万元以下项目41个,完成投资4.17亿元,同比增长71.8%,完成占投资总额的38.6%;房地产项目6个,较上完成投资2.08亿元,同比增长15.5%,完成占投资总额的19.3%。从投资构成来看,建筑安装工程完成投资8.98亿元,同比增长10.2%; 设备工器具购置完成投资0.39亿元,同比增长7.5%; 其他费用完成投资1.42亿元,同比增长52.4%。 从三次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9亿元,同比增长6.5倍。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54亿元,同比增长3.4倍;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66亿元,同比下降30.5%。

(五)消费市场稳中向好,消费活力逐步释放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县完成5.31亿元,增长22.8%,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0.1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33.19个百分点,比全市水平低0.4个百分点。从规模看,限额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94.3万元,同比增长15.8%,两年平均增长28.6%;限额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2亿元,同比增长23.4%,拉动社零总额增长20.9个百分点。从城乡划分看,城镇市场和乡村市场都有明显的提升,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9296.8万元,同比增长22.9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774.5万元,同比增长22.55%。从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2279.0万元,增长45.68%,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5304.6万元,增长7.36%,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87.3万元,增长20.14%,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300.4万元,增长26.71%。限上零售额3894.3万元,增长15.8%。

(六)财政收支实现双增长,金融机构运行平稳

上半年,全县财政总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45.9%,比一季度增速回落18.6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23.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7亿元,增长65.7%,比一季度增速回落50.4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30.6%,比全市水平高49.2个百分点,占县列目标计划62.9%,高于计划增速60.7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一。其中,各项税收5167万元,同比增长47.92%,两年平均增长38.5%。完成财政支出10.44亿元,下降14.14%。 

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0.3亿元,同比增长4.26%,比一季度增速提高1.97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8%;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9.36亿元,同比下降0.66%,比一季度增速回落8.7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4.1%。贷款余额增速低于存款4.92个百分点。存贷比为2.04∶1。  

(七)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水平明显提高

上半年,在一系列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的政策措施支持下,全县就业形势不断向好,基本民生得到有力保障,全县居民收入延续一季度以来恢复性增长态势,居民消费两年平均增速有所加快。从城乡收入看,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32.29元,同比增长8.61%,比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5.8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7%;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08.47元,同比增长13.7%,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7.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9.8%。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3.65下降为3.49,城乡居民间收入差距继续缩小。从收入来源看,“四项收入”全面增长。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63.7%,同比增长9.6%,经营净收入快速反弹,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26.4%,同比增长7.8%;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52.7%,同比增长7.8%,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28.3%,同比增长18.6%。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这两项是城乡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从消费支出看,在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稳定和居民收入持续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居民消费支出保持恢复性反弹,两年平均增速有所加快。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408.4元,同比增长4%,两年平均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727.99元,增长5.94%,两年平均增长6.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增速高于城镇居民1.94个百分点。从消费结构看,“八大消费”继续回升。城镇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3033.85元,增长7.1%,占居民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为29.1%,比上年同期增长0.7个百分点。农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1340.55元,增长15.49%,占居民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为28.4%,比上年同期增长2.4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在去年基数逐月走高的影响下,今年我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呈“前高后低”的走势。 与一季度比,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地方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比一季度分别回落4.3个百分点、25.6个百分点、10.1个百分点、51.44个百分点。从目标完成情况看,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和规上工业增加值没有完成计划增速。纵向对比看,且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低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与排位靠前的县区相比差距拉大。与上年同期相比,我县主要指标均实现了快速回升,但是横向对比看,各项指标在县区中的排位居中。大口径财政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排位仍居全市第一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排位较一季度仍排第二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含石油)、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排位较一季度前进两位,地区生产总值、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排位较一季度前进一位,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排位与一季度后退两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排增加值增速排位与一季度后退三位。

2、地方工业持续负增长的压力较大。上半年,全县7户规上工业企业中,减产企业3户,减产面42.9%,仅实现增加值1558.6元,下降17.4%,增速比3月、4月、5月持续负增长26.1、11.9、1.6个百分点。其中:百跃羊乳(合水)古象有限公司上半年增加值累计453.9万元,同比下降39.1%;合水县双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上半年增加值累计179.5万元,同比下降26.5%;合水县振恺有限责任公司上半年增加值累计88.9万元,同比下降22.8%;合水县西华供热公司2020年11月中旬开始生产至2021年3月,其他月份均处于停产期。

3、投资持续增长面临多重压力。一是新入库项目数量虽多但大项目少。进库项目是制约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上半年,全县预计上报新入库项目30个,计划总投资10.6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仅2个,计划总投资4.61亿元。新入库项目数量虽多但大项目较少,对投资总额支撑力度较弱。二是重大项目支撑力不足。由于甜永高速项目建设接近尾声,剩余投资较少,后续乏力,导致限上项目投资支撑力减弱。上半年50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6.61亿元,同比下降13.0%。三是部分在库项目无法报送数据。南太高速、太白棚户区改造项目虽在库,但工程停工,宏达建材城建设项目分期建设,一期工程已经竣工,二期尚未开始建设,这类项目不能形成有效投资,无法报送数据。四是数据支撑凭证不规范。部分项目建设单位统计台账不健全,缺少数据支撑凭证或凭证不健全、不规范。特别是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下项目,建设单位多为私营企业,财务人员不固定,企业缺少工程进度单、工程计价明细表。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投资进度,也是影响全县投资发展的重要因素。

4、消费市场活力仍显不足。一是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拉动不足。目前全县限额以上贸易企业普遍规模不大,缺乏一批大规模、高层次、有品牌的龙头企业,销售收入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企业,目前全县共有限上商贸企业10户,其中住宿餐饮3户,零售企业7户,限上企业对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比小,仅占全部零售额的7.3%,致使其主导作用不明显,拉动小。二是消费群体外流严重。全县消费市场缺乏多元化支撑,由加之我县距离西峰较近、交通方便,大部分消费群体经常去西峰买房、购物,周末去西峰居住消费,节假日吃喝游玩南下西安、北上银川、就近到周边县区游玩消费。

5、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不足。上半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完成8.38亿元,比上年增长8.4%,增速比一季度回落4.3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其占GDP28.4%,拉动GDP1.49个百分点,薄弱问题值得关注。一是从内部构成看,服务业包含19个行业,其中4个行业增速呈下降趋势,邮政业、仓储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上4个行业占GDP比重为15.2%,下拉GDP增长1个百分点。二是规模以上服务业规模偏小。全县服务业发展极为不平衡,仅有7户规模以上服务业,5户教育行业和2户卫生行业为抽样,没有1户规模以上服务企业,无法全面反映我县服务业经济发展状况,支撑三产经济力量不足。

三、对策建议

(一)抓支撑指标,强化第三产业组织领导。按照“谁承担指标,谁负责完成”的责任要求,细化GDP支撑性指标, 压实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责任,对照各项指标任务的核算预期,提前预警,精准施策,力争涉及核算的部门行业指标任务按进度完成,不断强化核算支撑。尤其是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营利性服务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地区生产总值核算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发展速度的快慢对全县服务业增加值的影响不容忽视。建议相关部门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经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谋划,找出发展中的短板和不足,分析落后原因,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二)培育新动能,力抓工业全面回升 。一是工信部门要实时监测掌握全县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尤其是3户减产企业的协调服务,认真梳理企业减产原因,分类采取措施,全力帮助企业尽快增产,通过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稳定预期、减亏止亏,提振市场信心。二是抓好企业培育工作。对摸底排查即将达成入库的甘肃省康纳斯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开展经常性生产经营监测,尽早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扭转地方规上企业增速下降趋势。三是加大规下工业的培育力度。加大全县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摸排,通过重点检索、部门资料互换共享等方式,摸清底数,建立拟入库企业短、中、长期发展后备库,为全县工业经济长远发展储备信息;工业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市场监管、税务等主管部门的协作,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生产、销售、财务等相关制度和基础资料,不断规范整治统计调查,全面真实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狠抓项目建设,持续优化投资结构。一要重进库。继续加大推进项目入库率,需要发改、统计、工信、住建、交通等部门密切联动,加强统计衔接,认真梳理投资、房地产项目信息,做好项目排摸,打捞和储备,加强项目对接,提前做好项目统计入库准备,帮助并指导企业收集整理统计入库资料,及时提供项目入库所需的审批、批准、备案文件,施工合同、现场照片及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统一代码等资料,并向统计部门按时报送,做到新开工项目应入尽入,应统尽统;二要促开工。对于未开工项目抓前期、促开工,主动靠前服务,协助建设单位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快项目落地。三要强保障。各项目主管单位要做好项目指导和服务,加快项目落地建设,及时跟进项目进度,确保新开工项目及时入库,同时,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最新投资项目审核规定准备相关要件和凭证,提高入库凭证质量,确保入库通过率,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提供支撑力量。

(四)扩容量增质量,助力经济发展 。要充分认识一套表调查单位是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力量和重要支撑,也是壮大财源、增加居民收入的主要载体,提高一套表调查单位名录库的质量和容量,对实现经济总量稳定增长、促进经济发展持续向好至关重要。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准一套表”培育库单位的监测力度,做到在库企业促壮大、达标企业抓入库、“四下”企业促培育、新建企业抓跟踪的工作机制,扩大一套表调查单位名录库存量。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