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00000-2019-00471 | 发布机构: | 政府办公室 |
生效日期: | 2019-10-25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统计信息 |
合水县居民收支稳步提升 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合2018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合水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方针政策,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收入差距不断缩小,消费水平和质量持续提高,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一)总量再上台阶。据城乡住户抽样调查显示,2018年合水县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58.6元,同比增长4.1%。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10.7元,同比增长8.8%,增速较去年提高0.5个百分点,比全市、全省、全高0.9、0.9、1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17.5元,同比增长9.1%,增速较去年提高0.7个百分点,比全市低0.1个百分点、全省高0.1个百分点,比全高0.3个百分点。
(二)城乡差距缩小。2013-2018年,合水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一直快于城镇居民,2018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常住居民0.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逐年缩小,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3.3(农村居民收入=1),比2017年的3.313缩小至3.305,城乡收入比水平比全市高0.04,比全省高0.1,比全国低0.619。
(三) 收入结构多元化
表1 2018年合水县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 ||||
指标 | 城镇居民 | 农村居民 | ||
绝对值(元) | 增幅(±%) | 绝对值(元) | 增幅(±%) |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28810.7 | 8.8 | 8717.5 | 9.1 |
1、工资性收入 | 20740 | 9.6 | 3196.7 | 9.3 |
2、经营净收入 | 4622.6 | 7.3 | 3793.6 | 9.9 |
3、财产净收入 | 754.2 | 5.8 | 47 | 5 |
4、转移净收入 | 2693.9 | 6.4 | 1680.2 | 7.1 |
1.工资性收入是主要动力。2018年,合水县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0740元,同比增长9.6%,是收入增长的第一位拉动因素,贡献率高达77.6%,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6.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3197元,同比增长9.3%,贡献率达37.4%,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3.4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呈刚性并较快增长。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源自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双重带动,工资性收入依然在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处于主导地位。城镇工资性收入增长,一是全面落实了科学发展绩效奖。合水县年初发放了2016年度科学发展绩效考核奖金,标准为每人15000元,比上年增加3000元。二是晋升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增加薪级工资。三是各类津补贴按期发放;农村工资性收入增长,一是务工工资上涨,带动工资性收入增长。2018年合水县农民进城务工收入占比显著增加,加之本地务工工价上涨、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本地技术工平均300-500元/天,普通工120-200元/天,按地域略有不同,都比去年同期增长25%-30%之间,有力地保证了务工人员收入的大幅度提高。二是扶贫力度加大和专业合作社的创办,农民就家门口务工是增加工资收入的途径。
2.经营净收入是有力支撑。2018年,合水县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4622.6元,同比增长7.3%,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3793.6元,同比增长9.9%,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4.3个百分点。尽管受复杂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城乡居民经营净收入的增长承受了较大压力,但其在城乡居民收入中的占比仍举足轻重,分别为13.6%(城镇)和37.4%(农村),是城乡居民收入的有力支撑。此外,从农民经营净收入增速明显快于城镇居民从经营活动中得到的收入增速看,一是特色现代农业重点产业全面推进,农业增产、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支撑居民农业经营收入快速增长。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农民从事工业、建筑业的经营效益明显提升。三农民通过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调整种植业结构,特色优势产业总体呈现总量扩张、质量提高、效益增长的良好态势。新建规模养殖场、瓜菜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等因素促使农村居民经营收入增长。
3.财产净收入是增收途径。2018年,合水县城镇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754.2元,同比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47元,同比增长5%。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红利收入不断增加,由于县城棚户区改造拉动,出租房屋租金也持续走高,带动房屋虚拟租金和出租房屋租金收入上涨,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财富的不断增加,投资理财的逐步规范,城镇居民风险意识和理财意识有所增强,投资方式倾向稳健型。
4.转移净收入是重要保障。2018年,合水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2393.9元,同比增长6.4%,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0.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1680.2元,同比增长7.1%,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4个百分点。转移净收入增长最主要的原因:一是全县社会保障面扩大、保障力度提高,民生保障投入持续加大,增进了城乡居民的转移净收入,也让该收入成为居民生活的重要保障来源之一。二是脱贫攻坚力度加大,各项扶贫资金和各类补贴落实到位,带动农村居民人均社会救济和补助收入同比增长。
二、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带动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消费结构日益优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18年合水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962.49元,同比增长15.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703.78元,同比增长11.2%,八项消费支出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表2 合水县2018年城乡居民八项消费支出情况 | ||||||
指标名称 | 2018年(元) | 增幅(%) | 占比(%) | |||
城镇居民 | 农村居民 | 城镇居民 | 农村居民 | 城镇居民 | 农村居民 | |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 15962.49 | 8703.78 | 15.76 | 11.19 | 100.0 | 100.0 |
食品烟酒 | 4779.41 | 3038.76 | 8.29 | 12.76 | 29.9 | 34.9 |
衣着 | 1555.06 | 593.7 | 7.7 | 10.87 | 9.7 | 6.8 |
居住 | 3220.31 | 2027.7 | 27.12 | 9.47 | 20.2 | 23.3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920.43 | 521.54 | 0.84 | 12.27 | 5.8 | 6.0 |
交通和通信 | 1787.61 | 1098.48 | 43.87 | 11.19 | 11.2 | 12.6 |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 | 1646.27 | 487.92 | 2.6 | 9.28 | 10.3 | 5.6 |
医疗保健 | 1496.55 | 815.73 | 30.47 | 10.73 | 9.4 | 9.4 |
其他商品和服务 | 556.82 | 119.9 | 12.98 | 9.89 | 3.5 | 1.4 |
1、城乡居民的衣、食支出保持较快增长。2018年,全县城乡生活基本质量的消费亦保持较高增速,城镇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4779.41元,比上年增长8.29%,衣着支出1555.06元,比上年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3038.76元,比上年增长12.76%,衣着支出593.7元,比上年增长10.87%。在八大类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衣、食支出仍是构成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城镇和农村分别占39.7%和41.7%,比重比去年稍有下降,结构更趋合理。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9%,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9%,比上年增长0.5个百分点。
2、居住消费持续增长,居住条件和环境明显改善。2018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支出3220.31元,增长27.12%;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支出9.47元,增长9.47%。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1.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6平方米。 3、服务性消费水平持续提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形态从单一物质生活需求向多样化服务需求转变,信息、旅游、娱乐等满足精神生活需求的服务性消费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2018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2.3%,增速差比上年高6.5个百分点。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6%。
4、领衔消费增长的是医疗保健支出。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的启动,居民的就医环境得到改善,人们不再“小病扛、大病拖”,有病能及时就医。对自身的健康体检也越来越重视,各类健身器材、保健器材、滋补保健品及医疗服务等消费水平提升,支出加快。2018年,合水县城镇医疗保健支出同比增长30.5%,农村医疗保健支出同比增长10.7%。
5、农村居民对教育文化娱乐的需求日益旺盛。2018年,全县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人均支出487.92元,比上年增长9.3%,且主要体现在文化娱乐方面的增长上。
三、影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因素
1、城镇居民增收亮点不足。2018年,合水县城镇居民增收能力有所下降。从实际形势来看,城镇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资性收入,占比达到了71.9%,对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起决定性作用,但从已落实的增资政策看,起主导作用的科学发展绩效奖虽然进行了落实,但都是补发欠账,没有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在上年12月之前下发,而其他取暖费、晋级晋档、考核奖等均为持平或略增,对人均收入的整体增长贡献不大。
2、增收政策因素减弱,居民收入增长缺乏助力。近年,最低工资标准和企业工资指导线的调增幅度呈下降趋势,企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一改前些年每年不低于10%的调增幅度,近三年来,调增幅度逐年下降。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和最低生活保障等调增幅度也呈下降趋势,增收政策因素逐渐减弱,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增幅呈下降趋势。
3、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严重。2018年受强冷空气持续东移南压影响,对油菜作物和果树的危害较重,造成部分产量绝收和大幅度降低,使农民增收受到影响。
4、新政策优化畜牧业,中小养殖场受到波及。畜牧业养殖受环境保护政策影响,尤其是受养殖影响最大,很多中小户家禽养殖场被强行关闭,导致鸡蛋价格上涨,部分养殖户利益受损。
5、转移性支出过快增加农民负担。2018年起,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起交点是200元/年,上年是100元/年,翻倍增加,新型合作医疗起交点是220元/年,上年是200元/年,增长10%,学生全额缴纳,农民转移性支出负担逐年增加。
6、物价上涨压力。相较富裕的城镇居民而言,农村居民对物价更为敏感,加之农村居民自产自用一些粮食、蔬菜,物价的上涨使得农村居民消费更为保守和谨慎,物价上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提升。此外,消费意愿的降低,也会影响部分经营户收入的增长,反过来对居民增收造成一定的制约作用
四、城乡居民增长的对策建议
1、积极出台落实合规的增资政策。一是积极出台增资政策。根据合水县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实际情况,利用争创文明城市等契机,积极出台符合政策规定的津补贴和奖金政策,为城乡居民增收提供动力。二是争取科学发展绩效考核奖常态化。科学发展奖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应将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使其常态化和制度化,确保按期发放到手,确保城镇居民收入的稳定持续增长,避免出现停发或发放时间不统一导致的负增长困局。三是加快增收政策的落实力度。最低工资标准、艰边津贴等对居民收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加快解决增资政策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当年政策当年落实,尽可能避免延迟,解决市州之间、县区之间因政策落实速度慢导致的被动局面。
2、积极优化收入分配格局,不断拓宽居民增收渠道。一是关注重点群体增收情况,进一步带动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二是多渠道开拓就业市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能够吸收高素质、高收入劳动力的产业,以产业结构的优化带动就业结构优化,并积极搭建就业培训平台,加大就业扶持力度,保障充分就业;三是城乡居民经营净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应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根基,继续鼓励城乡居民创业致富。同时加强投资市场、金融市场的监管,保证城乡居民财产安全,开拓投资渠道,让城乡居民敢于投资,自主投资,使更多的人享受到经济发展成果。
3、健全和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以保险公司市场化经营为依托,政府通过保费补贴等政策扶持,对种植业、养殖业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险。加大宣传力度和健全保险制度,积极研究出台符合合水县实际的保险办法,完善法规和制度,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性农业保险的互补作用,给予商业保险公司更多的优惠政策,积极开展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的保险试点,尽可能实现减轻农民负担、减少农民因灾损失的目标,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4、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努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一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让更多的具备条件已经在城市长期居住和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在城镇落户;二是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加快“三新”农业发展,不断提高农业效益;加速农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的壮大和创新,加大扶持和保护力度,积极为农产品技术开发、技术引进等提供优惠条件,积极联系并提供最新最快的市场信息,积极引进人才,提高市场行情监测和分析能力,加强市场指导,进一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提高农民养老金或离退休金水平;三是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农产品加工转型升级,推进农产品“产、加、销”深度融合,以此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四是加大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力度。加快完善农民增收政策支持体系,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生态建设等措施,达到促增收的目的;五是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完善农业防灾减灾预案,加强干旱、冰雹等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早做好抗灾救灾准备,进一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范围,创新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加强病虫害和动物疫情防控,尽可能减少农业受到各类灾害的影响。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