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00000-2018-00008 | 发布机构: | 政府办公室 |
生效日期: | 2018-12-04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统计信息 |
经济社会繁荣稳定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合水县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我国的改革进程以来,40年的沧海桑田,中国的改革事业已经走过了40年的光辉岁月。合水县紧跟时代变革的脚步,踏准改革的每一个节奏,解放思想,大胆开拓,经过40年的改革和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极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到2017年,合水县经济总量已经达到46.15亿元,全县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而又健康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录音机、自行车、洗衣机在我县还是凤毛麟角;但到90年代,彩电、冰箱、电话进入了城镇家庭;新世纪后,电脑、移动电话涌入城乡居民生活;到2017年,小轿车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尤其是农村家庭。如各类汽车拥有量 7057辆,是1978年54辆的131倍,年均增长13.3%……一串串在统计局留下的数字,清楚的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后合水所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
一、经济跃上新台阶
数据显示,改革开放40年来,全县经济总量呈现快速扩张态势。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0.26亿元迅速跃升至2017年的46.15亿元,剔除价格因素是增长203.8倍,年均增长14.6%;人均生产总值成倍增加,由1978年的214元攀升至2017年的30399元,剔除价格因素是1978年的162.3倍,年均增长13.94%。四十年的发展合水县跨越了不同量级的台阶,1990年,GDP总量突破1亿元大关;2009年,GDP突破10亿元大关,2011年GDP突破30亿元大关,2013年GDP突破40亿元大关。
二、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
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惠农支农政策的全面落实,科技兴农活动的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以及现代农业的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强,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业发展实现了提质增效,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7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9140.03万元,是1978年1603.79万元的49.3倍,年均增长10.5%。从种植面积看,小麦面积从1978年的19.66万亩下降到2017年6.41万亩,下降了13.25万亩,年均下降2.83%;玉米面积由1978年的4.83万亩增加到2017年的13.95万亩,增加了9.12万亩,年均增长2.76%;油料面积1978年的1.8万亩增加到2017年的9.55万亩,增加了7.75万亩,年均增长4.37%;蔬菜面积1978年的0.72万亩增加到2017年的18.87万亩,增加了18.15万亩,年均增长8.74%;瓜类面积1978年的0.16万亩增加到2017年的1.7万亩,增加了1.54万亩,年均增长6.25%;果园面积1978年的0.69万亩增加到2017年的22.06万亩,增加了21.37万亩,年均增长9.29%。从主要产品产量看,2017年,全县粮食产量62067吨,比1978年41472吨增产20595吨,年均增长1.04%;2017年小麦产量1.28万吨,比1978年1.88万吨下降0.6万吨,但小麦亩产却比1978年增加了104.5公斤;玉米2017年产量3.78万吨,比1978年0.4万吨增加3.38万吨,年均增长5.93%; 2017年油料产量2002.96吨,比1978年39.6吨增加1963.36吨,年均增长10.58%;2017年蔬菜产量16.44万吨,比1978年0.29吨增加16.15万吨,年均增长10.9%;2017年瓜类产量8.3万吨,比1978年0.18万吨增加8.12万吨,年均增长10.32%;2017年苹果产量13.76万吨,比1978年0.05万吨增加13.26万吨,年均增长15.5%。从畜牧养殖看,2017年大牲畜年末存栏22551头,比1978年24200头减少1649头,年均下降0.18%;2017年羊年末存栏16.13万只,比1978年的10.85万只增加5.28万只,年均增长1.02%;2017年生猪年末存栏3.36万口,比1978年的3.65万口减少0.29万口,年均下降0.21%;2017年牛年末存栏2.08万头,比1978年的1.35万头增加0.73万头,年均增长1.11%。
三、地方工业稳步发展
长期以来,地方工业始终是全县经济发展的弱项。历经40年改革发展,基本实现了量的积聚,而且有了质的提升,工业生产在调整、改革、稳定中持续高速发展。到2017年拥有工业企业220家,是1978年27户的8.1倍,年均增长5.53%。2017年全县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58477万元,剔除价格因素是1978年的 453.73万元的141倍,年均增长13.5%。实现工业增加值11836万元,是1978年91万元的130倍,年均增长13.6%。
四、财政实力明显增强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财政收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1978年的137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13752万元,是1978年的100倍,年均增长12.5%。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由1978年的399.5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171729万元,是1978年的430倍,年均增长16.8%。
五、投资建设成果丰硕
改革开放40年来,全县积极抢抓发展机遇,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在国家一系列改革政策的指引下,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投资主体不断发展壮大,相继建成投产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重点项目,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4453万元,是1978年45.4万元的6486倍,年均增长25.2%。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得力马车。
六、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的40年,是全县基础设施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大变化的40年。各项建设日新月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交通运输设施日益完善。2017年底,县内公路总里程达3643公里,100%的村通公路,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实现100%的村通电、100%的村通电话。邮电通信业突飞猛进,40年来,我县邮电通信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种类不断丰富,推动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移动电话用户由1978的0户发展到2017年,几乎人手一机,达到163676人,全县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07部/百人,互联网用户达到39306户。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加强了县城、园区和小城镇建设,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6%提高到2017年的36.63%,比1978年末上升30.63个百分点。
七、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统计显示,我县就业规模稳步扩大。1978年至2017年,我县单位从业人员从3221人增加到7777人,年均增加117人,职工年均工资由1978年的1020.6元增加到65702.3元,增加了64.4倍,年均增长11.3%。
“衣食住行用”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单一性发展为现在的多元化,吃讲究美味精细化,穿讲究美观时尚化,住讲究宽敞配套化,用讲究高档丰富化,行讲究快速方便化。数字电视、冰箱、自动洗衣机、移动电话、小轿车等悄然进入寻常百姓家。主要表现是:一是城镇居民收入大幅提升,居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2017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480.4元,比1978年的142.35元增长186倍,年均增长14.3%。全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18389.99元。居住条件显著改善。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比1978年增加28平方米,达到32.6平方米。二是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商品供给明显增加。40年来,特别是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粮食直补、免征农业税和除烟草以外的农业特产税等惠农政策,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991.1元,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4.69元,增长146倍,年均增长13.6%,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达到11211.45元。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比1978年增加32平方米,达到37.04平方米。三是城乡居民生活宽裕,储蓄持续增加。2017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486881万元,是1978年50.62万元的9618倍,年平均增长26.5%。
八、消费档次显著提升
改革开放为全县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40年来,消费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型业态不断涌现,消费能级迅速提升,消费需求日趋多元化。各种经济参与市场竞争,促进了市场的发展和繁荣,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524.3万元,是1978年1337.86万元的97倍,年均增长12.4%。
40年的风雨兼程,40年的灿烂辉煌,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合水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