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XZF-xzfzcbmzfb--tjxx-2018-0197 | 发布机构: | 政府办 |
生效日期: | 2018-03-20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统计信息 |
合水统计季报(第四季度)
2017年合水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7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抓培育、扩增量、上项目、强支撑、惠民生,强化对经济运行的密集调度和精准监测,全县生产总值总量虽有小幅下降,但投资下降势头放缓,消费保持稳定,居民收入稳步增加,金融运行基本稳定。
一、2017年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生产总值初步核算,全县完成生产总值46.15亿元,下降1.0%(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全市水平低1.5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六,占全年计划92.3%。
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8.78亿元,增长5.4%,比全市水平高0.2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四,占全年计划100.9%。
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4.4亿元,下降3.7%,比全市水平高0.5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六,占全年计划86.8%。
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2.97亿元,增长3.0%,比全市水平低3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五,占全年计划98.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136万元,下降20.3%,比全市水平低12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五,占全年计划58.4%。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45亿元,下降69%,比全市水平低2.6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四,占全年计划28.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95亿元,增长8.6%,比全市水平高1.5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三,占全年计划99.6%。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7991.1元,增长8.4%,比全市水平低0.1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四,占全年计划98.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6480.4元,增长8.3%,比全市水平低0.3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四,占全年计划90.6%。
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19亿元,下降2.8%,比全市水平低11.1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八,占全年计划86.0%。
小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38亿元,下降7.7%,比全市水平低17.1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八,占全年计划62.8%。
二、2017年全县经济运行特点
1、经济发展首次出现负增长
初步核算,2017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6.15亿元,按可比价同比下降1%,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8.78亿元,同比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4.4亿元,同比下降3.7%,第三产业增加值12.97亿元,同比增加3%。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同期的17.71:56.35:25.94调整为19.03:52.87:28.1,但第二产业比重仍超第三产业24.77个百分点,“一油独大”态势明显。
2、农业生产形势稳定
2017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83亿元,同比增长5.38%。其中,农业增加值7.47亿元,同比增长9.11%;林业增加值0.24亿元,同比下降14.8%;牧业增加值1.050亿元,同比下降10.1%;渔业增加值0.0125亿元,同比下降5.29%;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0542亿元,同比增长1.95%。粮食作物产量大幅度下降。夏粮和秋粮均受干旱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全县粮食播种面积34.98万亩,比上年增加0.28万亩,增长0.81%。粮食总产量6.51万吨,减产4.06万吨,下降31.97%。其中,夏粮总产量2.1669万吨,减产0.34万吨,下降13.57%;秋粮总产量3.2万吨,减产3.86万吨,下降41.76%。蔬果生产形势喜人,实现平稳增长。去年,虽然也有灾害性天气的小范围影响,但总的来看,降水量充沛,光照适度,土壤墒情较好等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良好的蔬菜种植环境。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8.8740万亩,同比增长1.41%;总产量16.4397万吨,同比增长7.41%。在果园面积没变的情况下,园林水果产量为14.7681万吨,同比增长10.72%。畜牧生产呈略降态势。今年以来,受畜禽产品价格波动、畜牧养殖场(户)关闭搬迁、进口畜牧产品冲击、饲料价格抬升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 我县畜牧生产呈略降态势。主要畜牧品种存栏普遍下降。今年全县生猪存栏3.0543万头,同比下降4.23%。其中母猪存栏0.7135万头,同比下降2.73%;肉牛存栏2.4143万头,同比下降8.62%;家禽存栏24.44万只,同比下降7.25%;羊存栏16.8172万只,同比下降6.77%;奶牛存栏977头,同比下降72.09%。主要畜牧品种出栏情况都有所增长。生猪出栏3.0384万头,同比增长6.46%;牛出栏1.3159万头,同比增长4.99%;家禽出栏9.42万只,同比增长1.07%;羊出栏9.8114万只,同比增长7.69%。休闲渔业火热发展情形渐歇,发展势头渐稳定,渔塘等虽然没有再做大拓展,但是消费群体已稳定,没有大的增减。全县造林工作因为干旱成活率下降,完成9.29万亩,下降6.45%,拉低林业方面的产值。
3、工业生产持续下降
201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6136万元,同比下降20.3%,比上月持续下滑2.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32.8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降幅较大,重工业完成增加值4291万元,下降35.7%,轻工业1845万元,同比增长3.6%。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生产农用地膜10490吨,增长9.38%;奶粉1706吨,下降10.62%;商品混凝土285497 立方米,增长80.39%;粘土砖8482万块,下降28.12%;桶装水260吨,增长下降42.13%;产销水平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达到101.78%。
4、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收窄
2017年,全县新入库项目58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6个,5000万元以下投资项目48个,房地产项目4个。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45亿元,同比下降69.0%,比三季度收窄2.2个百分点。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个数21个,同比减少4个,完成投资额16.02亿元,同比下降36.2%,5000万元以下项目个数55个,同比减少199个,完成投资额11.54亿元,同比下降83.1%,房地产完成投资1.89亿元,同比增长0.6%。
5、消费品市场趋于平稳
2017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95亿元,增长8.6%,比三季度上升1.3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1.76个百分点。按规模分,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77亿元,限额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9亿元,增长10.14%。按城乡分,城镇8.88亿元,增长8.06%;农村4.06亿元,增长9.66%。按行业分,批发业3.03亿元,增长9.95%;零售业7.81亿元,增长9.95 %;住宿业0.058亿万元,增长1.75%;餐饮业2.04亿元,增长8.22%。
6、财政收入降幅减缓
2017,全县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2.1917亿元,同比下降2.83%,增速比三季度收窄2.97个百分点;小口径财政收入1.3752亿元,下降7.7%,增速比三季度收窄6.7个百分点。累计完成财政支出17.1729亿元,增长11.02%,其中财政八项支出11.1477亿元,增长6.68%,比三季度高3.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0.98个百分点。
7、金融存贷增速回升
2017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61.71亿元,同比增长7.67%,增速比三季度回升0.2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0.17个百分点。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8.69亿元,下降15.05%;各项贷款余额35.44亿元,增长8.92%,增速比三季度高4.3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6.78个百分点;其中短期贷款26.59亿元,下降8.2%;中长期贷款13.40元,增长31.03%。存贷比为55.95:44.05,信贷投放的较快增长以及信贷结构的积极调整,金融机构备付能力正常,金融对实体经济及民生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增强。
8、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2017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480.4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030.21元,增长8.3%,比三季度高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8.5%、7.7 %、7.8%、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788.52元,增长8.7%。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91.1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17.5元,增长8.4%,比三季度高0.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7.9%、10.6%、3.5%、4.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827.28元,增长7.7%。
二、问题差距
(一)生产总值的部分支撑行业增长乏力。第一产业,由于旱灾对夏粮和秋粮生产影响较大,减产严重,果品总产量比去年下降,拉低了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二产占GDP比重大,是拉动GDP的主要产业,但由于我县石油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大,出现“一油独大”的局面。原油产量较去年仅增加1.9%,加之石油开采业工业品出厂价格高达135.6%下拉因素,石油工业增加值可比价下降3.4%,拉动二产增加值呈下降趋势,规模以上工业和建筑业也下降较严重,导致第二产业增速下滑3.7%。第三产业,主要由于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占三产增加值比重达50.8%较大,但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同比仅增长0.5%,导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缓慢,对经济增长贡献不明显拉动力不足。
(二)工业生产回升乏力。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户,全年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6136万元,同比下降20.3%,比三季度继续下滑10.6个百分点。因为环保原因,县政府以合政发[2017]13号文件对亚泰利冶炼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关停,该公司的关停将影响我县规上工业增加值3000万元左右,去年8月合水县双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入库,年底完成工业增加值553.9万元,为工业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使下降趋势得到缓解。
(三)项目建设低谷徘徊。一是固定资产项目库结余少。5000万元以上项目上年结转15个,计划总投资36.45亿元,2016年完成投资16.52亿元,2017年结转投资额19.93亿元;5000万元以下项目上年结转7个,计划总投资3.12亿元,2016年完成投资2.5亿元,2017年结转投资0.62亿元。5000万元以上结转项目竣工7个,余8个项目,结余投资额10.5亿元,5000万元以下项目全部竣工,结余投资额0。二是重大项目支撑乏力。2017年,上报亿元以上新入库项目中6个,经济社会效应拉动力不强,仅仅依靠2016年入库续建项目支撑,重大项目的拉动效应不明显。
(四)市场消费活力不旺。全县在库的13户批零住餐企业中有10户销售营业程度不同出现下滑,城乡市场消费疲而不旺、提振乏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呈小幅下滑态势,从一季度增长8.94%逐步下滑至全年增长8.56%,特别是限上零售额降幅收窄困难,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分别下降8.17%、1.75%和8.22%。主要商品销售均呈下降态势,限上企业经营状况不佳、行业销售持续下滑成为影响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主要因素。
(五)新经济增量培育难。虽然全县全面打捞、培育扶持、创新抓促,全年新进库统计调查单位5户,但同时因为停产、歇业等影响不达标退库5户,在培育新经济增量上出现进一步退半步、事倍功半、支撑甚微问题。
三、抓促建议
(一)对标对表,抓措施落实地。对照全年经济运行情况,深入分析存在困难及问题,进一步细化抓促落实今年措施,要结合经济运行中的新问题,精准施策,精细落实,精微调度,全力促进全县经济止滑稳增、企稳回升。
(二)抓好GDP支撑指标调度,确保经济趋稳回升。认真分析我县经济运行态势,进一步加强运行情况的监测、预警,深入分析各项目标任务的发展速度、内部构成和影响增长的主要问题等情况,突出抓好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中的重点和短板。一是抓好农业生产。不断拓展农业多功能和增值增效新空间,增加农业收入。二是加大全县服务企业的培育力度,抓好服务企业的上规入统。三是抓好财政预算八项支出调度,财政部门要加快资金审核和支付,及时下达用款额度并办理资金支付,对必须的刚性支出项目,要合理安排时序,尽量提前实施,切实增强GDP核算支撑力度。
(三)强力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将项目拿到手上,掌握底子和动态,一手抓项目审批,一手抓申报入库,对已经审批的项目及时通知项目单位入库,要使符合条件的项目全部进库纳入统计,切实形成政府推动,部门联动的机制。同时,和统计局及时沟通联系,不仅要抓好进库,而且要抓好进度,2018年5000万元以上项目全部实行网上直报,发改局要严格按照统计部门通知的时间,做好对相关部门报表催报及进度要求,确保全面完成进度任务。不断挖掘增量,抓促项目进库。要完成全年既定的目标任务,必须抓促项目进库,以新进项目数量保证新的投资增量。各乡镇、各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对接、筛选打捞、抓促,完善项目入库资料,加大项目储备力度,尤其要注重5000万元以上项目的储备,充分发挥大项目投资的带动和引领作用。积极强化项目基础管理。各项目建设单位应健全项目档案,做到项目前期资料、施工资料、财务资料、竣工验收资料齐全规范。项目建设单位应保持统计人员的稳定性。上报的投资报表应严格按照投资统计制度填报,做到客观、真实反映项目进度,维护投资数据的规范性、严肃性。
(四)努力提升工业增长水平,确保工业止滑企稳。一是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要密切关注重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特别对停减产企业进行实时监测,尽最大可能在用工、用电、资金等方面给企业以实实在在的支持,促使企业早日恢复正常生产;二是大力发展以石油为主的工业经济,搞好油气加工转化和综合利用,强化经济发展支柱;三狠抓“入库”排查和“升规”培育工作,切实增强发展后劲。
(五)巩固存量,提高增量。加强规模以上企业的培植力度,做好“四上”新增企业的申报工作,壮大企业规模和数量。牢固树立“新进库数量就是新经济增量”的理念,驰而不息强化统计进库,像抓脱贫攻坚工作一样投入足够的领导力量和人员精力,按行业培育,按部门推动,按时序落实,进一步强化政府推动、部门联动,细化责任链条,依法依纪创新进库,确保应统尽统,强化资质升级、人才培训、司法和金融保障等综合服务,营造企业发展良好环境。切实帮助停产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让困难企业尽可能恢复生产。要聚焦传统行业及其重点企业,加强调研,精准帮扶,确保企业支撑力不减。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