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版
  • 无障碍
  • 本站地图
  • 关怀版

合水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XZF-xzfzcbmzfb---2018-0194 发布机构: 政府办
生效日期: 2017-07-20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统计信息

合水统计季报(第二季度)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7-20 浏览次数: 【字体:
2017年上半年合水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上半年,在宏观环境复杂严峻、下行压力依然并存的背景下,合水县上下共同努力,不断克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较前几个月有了明显好转,止滑趋稳态势初步显现。经济发展稳中趋降,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工业生产稳中止滑,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滑,消费市场运行良好,居民收支和金融运行基本稳定。
       一、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生产总值初步核算,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4.22亿元,增长5%(按可比价计算,下同),低于县列目标2.5个百分点,比全市水平高1.1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二,占全年计划48.4%。
       第一产业增加值全县完成2.34亿元,增长5.4%,高于县列目标0.4个百分点,比全市水平高0.1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3,占全年计划26.9%。
       第二产业增加值全县完成14.42亿元,增长5.6%,低于县列目标1.9个百分点,比全市水平高3.3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3,占全年计划51.3%。
       第三产业增加值全县完成7.46亿元,增长3.74%,低于县列目标5.3个百分点,比全市水平低1.86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6,占全年计划56.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县完成3363万元,下降17.6%,低于县列目标25.1个百分点,比全市水平低11.7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6,占全年计划32%。
       固定资产投资全县完成16.91亿元,下降67%,低于县列目标77个百分点,比全市水平低0.3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4,占全年计划16.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县完成6.6648亿元,增长7.8%,低于县列目标1.2个百分点,比全市水平高0.4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3,占全年计划51.3%。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县完成3680.4元,增长8.2%,低于县列目标1.8个百分点,比全市水平高0.2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6,占全年计划45.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县完成13941.1元,增长8.4%,低于县列目标0.6个百分点,与全市水平持平,增速列全市第4,占全年计划52.3%。
       大口径财政收入全县完成1.1972亿元,下降17.88%,低于县列目标24.88个百分点,比全市水平低26.18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8,占全年计划49.5%。
       小口径财政收入全县完成0.7856亿元,下降25.87%,低于县列目标32.87个百分点,比全市水平低29.27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6,占全年计划49.1%。
       二、上半年经济运行基本特点
       1、经济发展稳中趋降
       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4.22亿元,同比增长5%,比一季度低0.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3.7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5.4%,比一季度高1.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长5.6%,比一季度高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4.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3.7%,比一季度低3.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2.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同期的11.7:49.9:38.4调整为9.7:59.5:30.8,但第二产业比重仍超第三产业28.7个百分点,“一油独大”态势明显。从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看,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1%、65.5%和24.4%,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5个、3.3个和1.2个百分点。
       2、农村经济保持稳定
       上半年,全县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运行的发展态势,农业增加值达到24127万元,增速5.3%,比一季度高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一是种植业引领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种植业增加值为10234万元,同比增长5.6%。上半年农作物播种面积为46.69万亩,同比增长6.17%;其中粮食种植面积29.68万亩,同比增长9.37%;蔬菜面积为9.68万亩,同比增长1.0%,产量32178吨,同比增长21.14%;油料5.16亩,夏收油菜籽4.91万亩,同比降低1.35%,产量7740吨同比增长2.3%。早夏水果产量1195吨,同比增长7.37%。由于前半年虽遇干旱、冰雹等灾害性天气,但受灾情况不重,夏菜、夏果及夏油菜籽的产量比往年有所提高,为农业增加值的平稳增长提供了保障。二是畜牧业生产在国家各项鼓励扶持政策的带动下,生产形势较稳定,增加值为12523万元,同比增长4.0%。畜产品中:猪出栏3.22万头,牛出栏1.22万头,羊出栏6.09万只,禽出栏22.69万只,禽蛋产量228.77吨,牛奶产量15311.72吨,绵羊毛产量51.28吨,同比分别为4.01%、0.49%、2.74%、3.02%、-1.39%、-2.92%和-12.85%。从生产总形势看,生猪出栏价格上涨,牛和羊交易市场价格继续低迷,价格为19.4元/公斤、24元/公斤、32元/公斤,羊的出栏价格虽然仍走低,但是市场已开始回暖。三是林业生产增长平稳,增加值为566万元,同比增长27.8%。造林面积4万亩,同比增长98.25%;育苗面积1万亩,同比下降0.06%。今年林业部门及两个林场的造林面积增长较大,拉动了林业增加值的攀升。四是休闲渔业火热发展,推动了渔业的长足发展,水产品产量达到130.15吨,同比增长10.3%,实现了增加值136万元,同比增长10.3%。
       3、工业生产稳中止滑
       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户,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363万元,同比下降17.6%,比一季度高7.2个百分点,比上月高2.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32.1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降幅较大,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440.3万元,下降27%,轻工业922.7万元,同比增长12.2%。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生产农用地膜5530吨,增长12.4%;奶粉586吨,下降3.8%;商品混凝土152242.5立方米,增长12.2%;粘土砖4550万块,下降28.9%;桶装水3960吨,增长100.0%;金属门窗645吨,增长100.0%;铁合金下降100.0。产销水平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达到102.1%。
       4、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滑
       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91亿元,同比下降67.0%,比一季度提高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79.7个百分点。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个数17个,同比减少5个,完成投资额7.9亿元,同比下降32.2%,5000万元以下项目个数48个,同比减少5个,124个,完成投资额9.01亿元,同比下降77.3%,房地产完成投资0.26亿元,同比增长17.3%。
       5、消费市场运行良好
       上半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67亿元,同比增长7.84%,比一季度低1.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1.46个百分点。按规模分,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85.8万元,同比增长2.11%;限额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6亿元,同比增长7.77%。按城乡分,城镇4.32亿元,同比增长7.21%;农村2.35亿元,同比增长9.02%。按行业分,批发业15079 万元,增长 10.17%;零售业41186.4万元,增长6.77 %;住宿业312.9万元,增长10.25%;餐饮业10069.7万元,增长8.76%。
      6、居民收入持续增加
       上半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41.10元,比一季度增加6818.3元,同比增长8.4%,与一季度持平,比上年同期低0.7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 9.1%、7.8 %、1.5%、7.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688.3元,同比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0.4元,比一季度增加1371.3元,同比增长8.2%,与一季度持平,比上年同期低0.5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8.37%、10.08%、4.12%、6.52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052.02元,同比增长2.38%。
       7、财政收入略有下滑
       上半年,全县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1972万元,同比下降17.88%,增速比1—5月份低37.3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小口径财政收入)完成7856万元,同比下降25.87%,增速比1—5月份低3.27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376万元,同比下降32.2%;非税收入完成4480万元,同比下降20.27%;乡镇收入完成151万元,同比降低57.9%。财政支出累计完成90789万元,同比增长16.22%,其中八项支出65001万元,同比增长6.38%。
       8、金融存贷稳步增长
       上半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60.52亿元,增长6.0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6.92亿元,增长19.81%;各项贷款余额33.06亿元,增长3.57%; 其中短期贷款13.54亿元,减少3.53%;中长期贷款11.92亿元,增长13.59%。存贷比为60.52∶33.06,信贷投放的较快增长以及信贷结构的积极调整,金融机构备付能力正常,金融对实体经济及民生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增强。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部分指标没有完成预期目标任务。全县经济发展下行压力仍在加大,绝大部分经济指标增速回落态势明显。13项主要经济指标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小口径财政收入等6项指标没有完成时间过半预期目标任务。
       2、“倒春寒”及入夏的持续干旱影响全县农业生产。入春以来,全县雨雪天气明显增多,雨雪量的增加对春耕春播生产有利的同时,“倒春寒”对全县畜牧业生产和冬小麦、蔬菜等农作物的出苗、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受灾。进入5月份以来,持续干旱更是农作物雪上加霜,使农业增收难度加大,大部分农产品和特色优势产业在下半年完成。
       3、工业生产持续下滑。一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县仅六户企业,2016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555万元,其中亚泰利冶炼有限责任公司的增加值2980万元,占31.2%。今年因为环保原因,县政府以合政发[2017]13号文件对亚泰利冶炼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关停,该公司的关停将影响合水县规上工业增加值3000万元左右,导致上半年增速下降17.6个百分点。二是规模以下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较弱。目前34户规下企业开工生产报送报表,企业生产规模小,产值、主营业务收入达不到升规的要求。
       4、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幅度进一步扩大。一是固定资产项目库结余少。5000万元以上项目上年结转15个,计划总投资36.45亿元,2016年完成投资16.52亿元,2017年结转投资额19.93亿元;5000万元以下项目上年结转7个,计划总投资3.12亿元,2016年完成投资2.5亿元,2017年结转投资0.62亿元。止6月底,5000万元以上项目竣工7个,余8个项目,结余投资额15.22亿元,5000万元以下项目全部竣工,结余投资额0。二是进库项目少。三月无进库项目,4月份进库5000万元以下项目31个,5月份进库5000万元以下项目8个,6月份进库5000万元以下项目2个,计划总投资10.72亿元,已完成投资8.39亿元,现在库中全部结余投资额为2.33亿元。三是小项目多,大项目比较少。6月份,仅上报亿元以上项目新入库项目中1个,还在等待审批通过,全县投资缺乏大项目支撑。
       5、第三产业上升动能不足。从测算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相关指标数据看,影响大,增速低指标有:财政预算八项支出仅增长6.38%,比一季度低7.87个百分点,测算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0.7%,比一季度低3.3个百分点;建筑业总产值下降88%,测算建筑业增加值下降81.8%;金融业存贷款增速低,测算金融业增加值仅增长3.5%;受宏观经济环境收紧,传统消费业态阶段性饱和及网购的冲击,新的实物性消费热点尚需培育等因素的影响,增长乏力。
       6、财政增收趋势欠佳。因去年财政短收明显,加之今年前几个月营改增政策翘尾减收等因素的影响,财政收入全面下降。
       四、抓促建议
       1、全力抓好GDP支撑指标调度,确保经济回升趋稳。认真分析我县经济运行态势,进一步加强运行情况的监测、预警,深入分析各项目标任务的发展速度、内部构成和影响增长的主要问题等情况,突出抓好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中的重点和短板。一是抓好农业生产。不断拓展农业多功能和增值增效新空间,增加农业收入。二是抓好建筑业发展。加大对房开企业的服务力度,促进商品房销售。三是加大全县服务企业的培育力度,抓好服务企业的上规入统。四是抓好财政预算八项支出调度,财政部门要加快资金审核和支付,及时下达用款额度并办理资金支付,对必须的刚性支出项目,要合理安排时序,尽量提前实施,切实增强GDP核算支撑力度。
       2、抓紧项目建设进度,促进经济发展后劲。全力推进项目前期审批办理工作,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加大项目督促检查,切实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审批手续办理、征地拆迁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重大建设项目顺利推进;抓住当前施工黄金期,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任务;加强项目入库管理服务工作,确保项目及时申报入库,做到应统尽统。
       3、抓促工业生产力度,确保工业止滑企稳。一是因企施策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力促工业企业复工复产。针对停产企业存在的问题,分类指导、综合施策,对因环保、安全整治而停产的企业,按照“一企一策”的工作要求,指导、帮助企业按照环保、安检要求完善相关手续,抓紧整改检查验收,达到标准的尽快复工复产;二是大力发展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工业经济,搞好油气加工转化和综合利用,强化经济发展支柱;三是从资金支持、财税优惠等方面入手,积极培育新的规模以上工业并尽快入库,形成新的工业增长点。
       4、抓好“四上”企业培育,促进经济稳步增长。一是抓好由工信、商务、住建、发改等相关部门牵头的调查摸底工作。把达到规模以上、限额以上或资质以内标准的企业纳入统计范围,做到应统尽统;二是建议各级各部门担当担责,全力抓促统计调查单位科学核算、据实填报,不重不漏、应算尽算。企业做到应报尽报。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