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XZF-xzfzcbmzfb--tjxx-2018-0007 | 发布机构: | 政府办 |
生效日期: | 2017-10-09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统计信息 |
2017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全县经济低位运行,主要经济指标波动明显,总体呈现低速增长、低迷运行态势。粮食减产严重,工业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止跌企稳,消费市场运行良好,农村经济、居民收支和金融运行基本稳定。整体经济运行态势不容乐观,首次出现了负增长。
一、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生产总值初步核算,全县完成生产总值35.64亿元,下降1.7%(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全市水平低1.5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六,占全年计划71.3%。
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7.23亿元,增长4.9%,比全市水平高0.4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二,占全年计划83.1%。
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7.7亿元,下降5.4%,比全市水平低1.3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五,占全年计划63%。
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0.71亿元,增长2.7%,比全市水平低0.8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六,占全年计划81.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422万元,下降9.7%,比全市水平低4.7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五,占全年计划61.2%。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2亿元,下降71.2%,比全市水平低3.4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6,占全年计划23.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79亿元,增长7.24%,比全市水平低0.16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7,占全年计划75.3%。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5898.7元,增长7.9%,比全市水平低0.4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6,占全年计划72.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0633.6元,增长8.2%,与全市水平持平,增速列全市第4,占全年计划77.4%。
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59亿元,下降5.8%,比全市水平低18.6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7,占全年计划65.9%。
小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0亿元,下降14.4%,比全市水平低27.7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6,占全年计划62.8%。
二、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基本特点
1、经济发展首次出现负增长
前三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5.64亿元,下降1.7%,比二季度低6.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9.4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4.9%,比二季度低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同比下降5.4%,比二季度低1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13.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2.7%,比二季度低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同期的18.3:52.5:28.2调整为20.2:49.7:30.1,但第二产业比重仍超第三产业19.6个百分点,“一油独大”态势明显。
2、农村经济保持稳定
前三季度,全县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运行的发展态势,农业增加值达到73727万元,增长5%,比二季度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持平。夏粮和秋粮均受干旱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全县粮食播种面积34.98万亩,比上年增加0.28万亩,增长0.81%。预计粮食总产量6.37万吨,减产3.2万吨,下降33.4%。其中,夏粮总产量2.1669万吨,减产0.34万吨,下降13.6%;秋粮预计总产量4.2万吨,减产2.9万吨,下降40.5%。特色产业较快发展。前三季度全县水果产量11.23万吨,增长5.7%。蔬菜面积18.87万亩,增长1.41%,产量14.71万吨,增长4.27%;玉米播种面积9.58万亩,下降0.63%;瓜类面积2.1万亩,增长23.1%。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县大牲畜存栏7.02万头,下降2.31%。其中,牛存栏6.72万头,下降2.7%;羊存栏18.91万只,增长1.69%;猪存栏2.72万头,下降5.19%;牛出栏1.26万头,增长0.5%;羊出栏8.46万只,增长6.65%;猪出栏3.24万头,下降5.19%;家禽饲养量53.08万只,增长5.68%。禽蛋产量660.59吨,增长7.58%。
3、工业生产止滑企稳
前三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6422万元,同比下降9.7%,比二季度收窄7.9个百分点,比上月收窄1.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24.2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降幅较大,重工业完成增加值4684万元,下降21.97%,轻工业1738万元,同比增长28.47%。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生产农用地膜7790吨,增长6.4%;奶粉1281吨,下降10.32%;商品混凝土24358立方米,增长80.39%;粘土砖6962万块,下降31.07%;桶装水6370吨,增长9.22%;金属门窗1070吨,增长80.18%。产销水平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达到97.35%。
4、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滑
前三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1984万元,同比下降71.2%,比二季度持续下滑4.2个百分点,比上月持续下滑1.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83.85个百分点。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个数23个,同比减少2个,完成投资额134220万元,同比下降36.9%,5000万元以下项目个数51个,同比减少195个,完成投资额107764万元,同比下降79.3%,房地产完成投资16299万元,同比增长15.5%。
5、消费市场保持平稳
前三季度,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79亿元,增长7.24%,比二季度低0.5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1.89个百分点。按规模分,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55亿元,下降9.17%;限额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2亿元,增长8.41%。按城乡分,城镇6.62亿元,增长6.81%;农村3.18亿元,增长8.31%。按行业分,批发业2.32亿元,增长 8.15%;零售业5.93亿元,增长6.67 %;住宿业0.05亿万元,增长5.33%;餐饮业1.5亿元,增长8.17%。
6、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前三季度,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33.6元,比二季度增加6692.5元,增长8.2%,比二季度低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9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8.87%、7.86 %、3.35%、6.9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586.56元,增长13.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98.7元,比二季度增加2218.3元,增长7.9%,比二季度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8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8.63%、8.12%、5.94%、5.9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683.58元,增长6.96%。
7、财政收入呈下降态势
前三季度,全县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59亿元,下降5.56%,增速比二季度收窄12.32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小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亿元,下降14.42%,增速比二季度收窄11.47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800万元,下降14.21%;非税收入完成5246万元,下降14.62%;乡镇收入完成181万元,下降53.83%。财政支出累计完成12.16亿元,增长6.86%,其中八项支出8.36亿元,增长3.09%,比二季度低3.29个百分点。
8、金融存贷增速回升
前三季度,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58.69亿元,增长7.38%,增速比二季度回升1.3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0.35个百分点。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6.54亿元,下降1.33%;各项贷款余额33.42亿元,增长4.57%,增速比上半年回升1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上升2.28个百分点;其中短期贷款13.05亿元,下降10.32%;中长期贷款12.68亿元,增长24.98%。存贷比为63.64∶36.36,信贷投放的较快增长以及信贷结构的积极调整,金融机构备付能力正常,金融对实体经济及民生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增强。
三、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突出问题
1、生产总值的部分支撑行业增长乏力。一是部分指标出现负增长。全县经济发展下行压力仍在加大,绝大部分经济指标增速回落态势明显,甚至出现负增长。13项主要经济指标中GDP、第二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大小口径财政收入等6项指标出现负增长,直接影响全县GDP出现负增长。二是一产由于今年旱灾对夏粮生产影响较大,入秋以来的持续降雨又使得“以秋补夏”成果不够明显;二产石油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和建筑业出现负增长,导致第二产业增速下滑;第三产业主要由于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占三产增加值比重较大,但八项支出仅占3.09%,测算出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下降0.9%,导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缓慢,对经济增长贡献不明显拉动力不足。
2、工业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一是主要原因是亚泰利冶炼有限责任公司今年因为环保原因,县政府以合政发[2017]13号文件对亚泰利冶炼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关停,对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影响严重,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增加值一直呈负增长趋势。今年8月合水县双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入库,预计年底完成工业增加值7580万元,使下降趋势得到缓解。二是规模以下企业生产规模小,产值、主营业务收入达不到升规的要求,对整个工业经济贡献力弱。
3、固定资产投资下滑态势难以扭转。一是固定资产项目库结余少。5000万元以上项目上年结转15个,结转投资额19.93亿元;5000万元以下项目上年结转7个,结转投资0.62亿元。二是进库项目少。二月、三月、七月和九月无进库项目,4月份进库项目31个,5月份进库8个,6月份进库2个,8月进库3个。计划总投资11.55亿元,止9月底,已经完成投资9.65亿元,现在库中全部结余投资额为1.9亿元。三是小项目多,大项目比较少。止9月底,上报亿元以上新入库项目中4个,全县投资缺乏大项目支撑。
4、财政持续增收乏力。受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重大财源项目培植不足、减税降费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等影响,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从收入构成看,税收收入完成4800万元,同比减少795万元,下降14.21%;非税收收入完成5246万元,同比减少898万元,下降14.62%。
四、抓促建议
1、坚定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党政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当前经济向好有周期性因素,经济结构调整任重道远,面临不少挑战,必须坚持用新常态的大逻辑来研判经济形势,坚定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及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努力提升工业增长水平,确保工业止滑企稳。一是一是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要密切关注重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特别对停减产企业进行实时监测,尽最大可能在用工、用电、资金等方面给企业以实实在在的支持,促使企业早日恢复正常生产;二是大力发展以石油为主的工业经济,搞好油气加工转化和综合利用,强化经济发展支柱;三狠抓“入库”排查和“升规”培育工作,切实增强发展后劲。
3、强力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着力在进库谋划、项目调度、资金争取、招商引资和责任落实上实现新突破,全力确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下滑趋势减少;主管部门加大项目督促检查,切实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审批手续办理、征地拆迁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重大建设项目顺利推进;三是进一步完善机制,规范项目建设管理。根据固投项目追责办法对项目建设中不作为、慢作为的责任单位或个人进行问责。四是认真谋划明年新增项目,确保完成固投任务。紧紧围绕国家、省、市投资政策和产业导向积极谋划新增项目,按照“干着今年、想着明年、谋划后年”的工作思路,调动乡(镇)、县直部门及社会各方力量参与,进一步谋划下半年新增项目,为全面完成固投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4、抓好GDP支撑指标调度,确保经济趋稳回升。认真分析我县经济运行态势,进一步加强运行情况的监测、预警,深入分析各项目标任务的发展速度、内部构成和影响增长的主要问题等情况,突出抓好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中的重点和短板。一是抓好农业生产。不断拓展农业多功能和增值增效新空间,增加农业收入。二是加大全县服务企业的培育力度,抓好服务企业的上规入统。三是抓好财政预算八项支出调度,财政部门要加快资金审核和支付,及时下达用款额度并办理资金支付,对必须的刚性支出项目,要合理安排时序,尽量提前实施,切实增强GDP核算支撑力度。
5、加强对“四上”企业的关注,特别是停业、负增长的企业。1-3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建筑业、限额以上商贸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中,均有多家企业的经营情况呈下行态势,在四季度攻坚阶段,应加强对这些企业的关注。
五、全年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完成情况
第四季度随着经济增长和企业整体效益提高、就业增加、特色苹果丰收,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仍将较快提高,进而促进消费需求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稳定的拉动作用。这些因素都将支持2017年全年经济实现平稳增长。预计全年完成全县生产总值48.7亿元,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7.1亿元,下降5.5%,第三产业增加值13亿元,增长5.6%;规模工业增加值0.76亿元,下降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9亿元,下降6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亿元,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33元,增长10.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6748元,增长9.3%。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