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2090200000190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13-05-25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区域规划 |
合水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铁李川片区综合开发示范点建 设规划(2013-2015年)》的通知
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省市驻合有关单位:
《铁李川片区综合开发示范点建设规划(2013-2015年)》已经县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合水县人民政府
2013年5月25日
铁李川片区综合开发示范点建设规划(2013-2015年)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委三届四次会全委(扩大)会议精神,逐步改善铁李川片区内群众生产生活状况,为全面建成小康合水奠定基础,充分结合铁李川片区实际现状,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一)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包括西华池、吉岘、何家畔3个乡镇所辖的13个村37个村民小组。
(二)基本现状。农业产业方面,铁李川片区目前农业生产主要以小麦、玉米粮等食作物为主。苹果、瓜菜、草畜、林业经济四大优势特色产业零星分布且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低,未形成规模。基础条件方面,铁李川片区农户主要居住在半山腰和川区,20%的农户居住以旧庄和窑洞为主,砖木结构房屋的比例较低。群众生活方面,铁李川片区内涉及的37个自然村村道大部分为土路或便道,特别是马莲河沿川道路沟壑较多,群众生产生活极为不便。人畜饮水主要靠小电井、土窖蓄水和吃泉水解决,个别村组地下水量不足,群众饮用苦咸水,农民出行、用水困难。
(三)贫困原因
一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铁李川片区涉及的村组道路、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滞后,农业基础条件差,制约农村发展,影响农民增收,贫穷落后的状况严重。
二是特色产业发展缓慢。铁李川片区涉及的村组基本没有形成优势特色产业,苹果、瓜菜种植比较分散,管理粗放,产量效益不高,品质不佳,加之基础条件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的销售运输。
三是思想观念比较保守。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主动掌握知识能力不强,信息闭塞,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缺乏生活信心和致富愿望,小农思想严重,满足现状,得过且过。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超前谋划、科学定位”的基本思路,按照“四个一”的要求(打通一条脱贫攻坚路、扶持一项特色富民产业、建设一条精神文明示范线、打造一个川区经济片带),紧盯“一个目标”(基本消除贫困现象),突出“三大重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着力实现铁李川片区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全面建成小康和谐合水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通过铁李川片区示范点的项目实施,到2015年,铁李川片区内群众基础条件明显改善,特色产业初具规模,社会事业取得进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三、规划内容及规模
规划3年时间(2013—2015年),共分为3部分,即: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和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总投资12278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10997.5万元、产业开发930.5万元、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350万元。
(一)着力改善基础条件。按照适度超前、突出重点、多元化投资的原则,提高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改善铁李川片区经济发展硬环境,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
1、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加快铁李川片区村组道路建设,形成以铁板公路为主干线贯穿全境,村组道路水泥硬化通主干线接塬的交通网络体系,提高通行能力及通达深度,基本解决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资料运输问题。投资2750万元建成铁李川到板桥沿川道路,新修板桥—铁李川(马莲河东岸)公路31公里;新修村组砂石道路12条57公里,建大桥2座、漫水桥1座。
2、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坚持“蓄、引、提、改、节”五措并举,全面实施集雨水窖、小电井、机井、管道引水等水利工程,彻底解决铁李川片区群众生活安全饮水问题,基本解决农业灌溉困难。新打机井3眼,建水塔3座,压设输水管道6处45公里,建供水点5处,蓄水池1座,减压池4座,新打集雨水窖101口(容积20立方米、集雨场40平方米),小电井260眼。
3、加快土地整治与农田改造。加大废弃土地、闲置宅基地和窑洞的整理力度,共整治闲置宅基和窑洞66处。继续加强梯田建设,新修梯田1807亩,大力发展以核桃、苹果、种草养畜为主的梯田产业。
4、加快电力信息化建设。以20户以下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和“户户通”工程为主,确保广播、电话、电视等网络全覆盖项目区,不断提升信息网络对项目区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打通自然盲村、盲户3处100户,发放“户户通”设备460套。加快农电网改造步伐,架设高压线3公里、低压线2公里。
5、加快人居环境改善。以居民点建设、旧庄园改造工程为重点,坚持分户与集中连片的修建原则,全力改善铁李川片区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共新建小康农宅居民点3处190户,旧庄园改造280户,绿化荒山2000亩。
(二)加大特色产业开发力度。以铁李川片区现有资源优势和群众传统习惯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完善配套设施,加快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支柱产业,增强片区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增加群众收入。
1、大力发展设施瓜菜。以设施瓜菜生产为主导,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确保铁李川片区蔬菜生产成规模、上档次。建成设施瓜菜生产示范点3处,新建水泥立柱蔬菜大棚200座200亩,钢架蔬菜大棚350座175亩,新增设施蔬菜面积500亩以上。年均种植蔬菜面积4000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1000亩,地膜商品菜3000亩,人均达到0.5亩菜。
2、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以设施圈养为主导,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建成设施养殖专业村4个,新增设施养殖户500户;新建暖棚猪舍150座,购猪750头;建羊舍50座,购小尾寒羊150只,确保人均养畜量达到3头只以上。
3、大力发展林果产业。以标准化果园建设为主导,推广标准化技术,提升现有苹果产业生产质量。建成苹果生产专业村3个,新建、改造优质苹果园3000亩,建果窖100座,新栽优质核桃1500亩。
4、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以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和劳务技能项目培训为依托,加大劳务培训投入,切实提高铁李川片区劳务人员务工技能,增加劳务收入。年培训输出务工人员1700人次,确保户均培训输转1人。
(三)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牢固树立民生至上理念,按照“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原则,健全完善“国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服务、社会保障”等民生保障体系,积极推进铁李川片区基本公共服务建设。
1、建办村级幼儿园。加大学前教育力度,建办一批村级幼儿园,努力改善铁李川片区教学条件,着力解决2个新建居民点学前儿童入园难问题,建成村级幼儿园2处。
2、提高群众医疗健康水平。加强以村级卫生室为重点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群众小病就医困难问题。建成村级卫生室2处。
3、改善群众文化娱乐生活。以群众健身和娱乐心声为目的,全力改善群众农闲文化娱乐生活水平。建成铁李川李家大院文化广场1处。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需求为重点,切实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每村建成1所老年幸福互助院,确保五大社会保险实现应保尽保。
四、组织实施
(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铁李川片区开发是县委、县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各有关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要坚定信心,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要打破乡域、村域界限,整区域全盘统筹谋划,抱着对组织、对人民、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抱着攻坚啃硬,矢志不渝、干则必成的坚定信念,毫不犹豫地投入到铁李川片区开发工作中来,努力使偏远贫困山区的群众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尽全力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实现致富奔小康,为全面建成小康和谐合水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强领导,成立机构。为确保铁李川片区综合开发示范点建设顺利进行,县上成立了铁李川片区综合开发示范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上17个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扶贫办,由扶贫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全面负责铁李川片区综合开发示范点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
(三)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县上成立了铁李川片区建设项目资金筹措组,专门负责资金储备和项目申报,要建立以政府扶贫资金投入为导向、农户自助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投资机制。年初在各单位申报项目时,要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整合发改、交通、水务、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资金向铁李川片区倾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形成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建设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措施,严格责任。要推行铁李川片区开发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把铁李川片区开发规划的总体目标任务按年度进行分解细化,把铁李川片区开发的成效作为年终考核工作的重要依据,完善考核办法,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年度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各有关部门要把铁李川片区开发作为本部门的重点工作,发挥自身优势,认真负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确保铁李川片区开发取得实效。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