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1111500000268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1-11-15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决算公开 |
2020年度合水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决算公开说明
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
负责县区本级政府采购,国家限额以下、不进入市级平台且需要招标的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组织实施;负责为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提供场所、设施和服务;负责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管理和维护;负责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的收集、存储和发布等工作;承办县委、县政府和县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2.机构情况。
事业编制8人,实有8人。
3.人员情况。
上年度本单位共有事业人员8人。本年度5月份调出1人,9月份调入1人,11月份调入1人,现有事业人员9人。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一是项目交易制度进一步规范。严格把控中介机构登记、项目交易进场登记、项目招标公告发布、项目开标评标等重点环节,制定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国有资产转让、交易市场监督与投诉、交易进场登记及中介机构入库工作流程,完善了开标工作人员职责、专家抽取工作人员工作职责、代理机构现场职责、评标专家工作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6个,对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费收取标准和专家评标评审费发放标准进行公开公示,极大方便了交易各方,达到了公共资源交易统一集中管理的目的。二是项目交易信息发布及收费标准全面公开。严格落实公告发布审核制度,在我县暂未建立公共资源交易门户网站的情况下,经申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同意,在《甘肃政府采购网》、《甘肃经济信息网》和合水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及时公布项目公告信息和监督投诉方法,接受社会监督。为了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事项,及时梳理上报了《合水县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通过政务公开畅通了监督渠道,切实保障了企业和公众对公共资源交易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严格执行《国家发改委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公布合水县2020年度收费目录清单的通知》等有关规定,进一步公开相关收费标准,确保企业和招标单位对收费标准的知晓率。三是评标专家库建设不断充实。在全县范围内对综合评标专家库县级子库专家人选进行不断公开征集,进一步扩大评标专家力量。目前,累计征集综合评标专家94名。为了提高评标质量,切实保证评标活动公平、公正、合法地进行,及时组织开展了2020年合水县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业务培训班,并邀请市有关部门专家对我县综合评标专家进行了为期1天的专题授课,在培训会结束后,我中心组织评标专家进行了业务测试,对通过理论考试的学员进行社会公示。同时,参照《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评标专家现场行为信用评价办法》,制定了《合水县公共资源交易评标专家现场行为信用评价表》,对评标专家在评标过程中出现的不良行为施行分级打分,周期考核,有效确保了评标活动的有序开展。四是代理机构行为管理持续加强。及时向我县登记的47家代理机构转发了《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代理机构管理办法》,建立了《合水县公共资源交易代理机构现场行为信用评价办法》,对代理机构进场交易行为进行见证记录,发现不良行为,如实完整记录,及时转送行政监督部门处理。同时,强化代理机构日常管理,对公告、公示、中标通知书等事项办理不及时、信息发布不完整、招标文件编制违法违规,引发投诉、质疑、废标甚至舆情热点的代理机构,配合行业主管部及时开展从业问题专项整治,并列入失信行为名单,限制或禁入交易市场。五是项目交易政策红利全面落实。坚持“统一、规范、快捷、高效”的原则,对扶贫、教育、交通、水利、农产品、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开辟“容缺受理”和“绿色通道”,取消没有法律依据的流程节点,进一步减环节、压时限,补短板、降成本,强服务、提效能。积极履行交易费(场地费)减免政策,对教育工程建设项目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
目减免平台服务费,对扶贫项目减半平台服务费,切实做到为企业减费降负,有效激活市场活力。六是信用体系监管不断完善。积极配合县公管办和行政监督部门,加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社会信用信息平台深度融合,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把信用信息作为企业进场的重要依据,明确企业报名必须提供“信用中国”网站征信查询结果,切实让守信者“受益获敬”,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2020年度部门决算报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见附件)
二、收入决算表(见附件)
三、支出决算表(见附件)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见附件)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见附件)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见附件)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见附件)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见附件)(本部门2020年度无政府性基金收入,也没有使用政府性基金安排的支出,故表八无数据)
2020年度部门收支总体情况
一、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单位本年度年初预算数为77.33万元,调整预算数为80.491985万元,支出80.491985。
调整原因:1.单位本年度职工增加1人;2.单位本年度增加了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支出;3.单位本年度拟启用电子评标系统,邀请市上专家对单位职工及本县评标专家进行了电子评标系统操作培训。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分析。
单位本年度年初预算数为77.33万元,调整预算数为80.491985万元,支出80.491985万元。其中人员经费年初预算数为64.13万元,支出67.291985万元。原因:单位本年度职工增加1人。公用经费年初预算数为13.2万元,支出13.2万元。
2.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1)各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可分别制作饼状图)。
1.按功能分类: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3.55154万元,占总支出的91.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224605万元,占总支出的5.25%;卫生健康支出2.71584万元,占总支出的3.35%。
2.按指出性质和经济分类:人员经费(工资福利)支出67.291985万元,占总支出的83.6%;公用经费(商品和服务)支出13.2万元,占总支出的16.4%。
(2)收入支出与上年度对比情况及原因分析(可用柱形图或折线图)。
单位本年度年初预算数为77.33万元,调整预算数为80.491985万元。上年度调整预算数为60.138128万元。比上年度增加20.353857万元。
增加原因:1.单位本年度职工增加1人并且单位本年度增加了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支出,因此,人员经费较上年度增加了38.151957万元;2.单位上年度新成立,购置了办公设备,本年度未购置办公设备,因此公用经费较上年度减少了17.7981万元;3.单位本年度拟启用电子评标系统,邀请市上专家对单位职工及本县评标专家进行了电子评标系统操作培训,因此公务接待费较上年度增加了0.0114万元,培训费较上年度增加了0.2488万元。
3.支出按经济分类科目分析。
(1)“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可进行上下年对比、预决算对比,人均支出情况分析(可做表、柱图、折线图)。
单位本年度公务接待费0.0994万元,较上年度的0.088万元增加了0.0114万元,增幅为12.95%。
培训费支出情况:可进行上下年对比,人均支出情况分析(可做表、柱图、折线图)。
单位本年度培训费0.89万元,较上年度的0.64万元增加了0.24万元,增幅为38.75%。
(二)本年度部门决算等财务工作开展情况
(1)我单位严格按照财务制度,执行财经纪律,按照县财政要求认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年终决算工作,按照编报要求如实上报决算数据。
(2)我单位对决算管理及报表设计无意见。
注: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可参考部门决算分析评价表(见软件查询模板)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附后)。
三、专业名词解释
财政拨款收入:指县级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上年结转和结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度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其中:人员经费指政府收支分类经济科目中的“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公用经费指政府收支分类经济科目中除“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外的其他支出。
专项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三公经费:纳入财政预决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不包括司机工资);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指用于离退休及抚养人员的经费支出。
单位运行经费:为保障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工资福利支出(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类级):反映单位开支的在职职工和编制外长期聘用人员的各类劳动报酬,以及为上述人员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等。
商品和服务支出(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类级):反映单位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不包括用于购置固定资产的支出、战略性和应急储备支出)。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