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070211020000133000000/2024061800000043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4-06-18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部门文件 |
合水卫生健康局关于印发2024年合水县中医药工作要点的通知
2024年全县中医药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市上确定的中医药重点工作任务,结合《合水县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坚持推进创名院、建名科、育名医“三名”战略,深入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加快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为健康合水建设贡献中医药力量。
一、强化党建行风建设,加强党对中医药工作的全面领导
1.强化党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坚持党对中医药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公立中医医院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不断提升决策质效。
2.加强中医药行业作风建设。常态化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促进中医药重点工作落地见效。扎实推进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突出中医药“大医精诚”文化特色,开展《古代医家论医德医风医道》学习活动,坚决纠治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中医药行业氛围。
二、促进政策落地见效,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3.加强中医药参与医政工作。按照《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县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县域医共体,统筹县域中医药服务资源,发挥县域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特色康复、人才培养、适宜技术推广和中医药健康宣教龙头作用。积极探索建立中药饮片供应中心、中药制剂中心和共享中药房,积极推进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改革试点工作。
4.推进中医药法治建设。持续推进中医药行业法治建设,围绕《中医药法》《甘肃省中医药条例》等法律法规,做好“八五”普法中医药行业法治宣传教育规划评估总结工作。通过参加中医药监督知识与技能培训,加强行业治理和监督管理,提升中医药行业依法执法能力。
5.推进中医药统计制度建设。强化中医药统计数据支撑作用,积极参加中医药综合统计业务培训,提升统计人员专业素养,高质高效完成中医药数据统计,提高数据报送质量。
三、聚焦优势专科建设,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
6.加强中医药重点科室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一老一小”预防保健和疾病诊疗中的独特作用,努力为其提供全方位全周期优质医疗保健服务。县中医医院独立设置老年病科和儿科,加强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建设,并建立中医专病门诊。
7.规范开展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和质控工作。扎实做好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加强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及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应用,强化中医医师配备、突出中药饮片使用、中医非药物疗法等中医药核心指标,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提升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力争年末达到4级以上。组织开展县中医医院绩效考核督导评估,及时发展问题,督促整改。
四、坚持中西医协同发展,扩大中医药服务供给
8.加强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中医药工作。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中医科实现全覆盖。县妇幼保健院全面开展中医药服务、中医适宜技术和中成药用药培训,积极推广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工作典型经验和做法。
9.做好中西医协同项目。围绕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县人民医院建成1个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推广“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
10.开展中医药健康促进专项活动。拓展“一老一小”、妇女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及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推广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中医适宜技术和治未病干预指南。
五、夯实基层服务基础,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11.加强县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强化县中医医院诊疗服务功能定位,提升危急重症救治水平,县中医医院达到县级中医医院诊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县中医医院深入实施“两专科一中心”项目,规范建设2个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和1个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提高中医特色优势专科服务能力、急诊急救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能力,年底前通过市级验收。积极对接三级医院到县中医医院对口帮扶。
12.全面提升中医馆综合服务能力。大力开展“基层强中医”活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何家畔镇和板桥镇卫生院中医馆进行提档升级,加强内涵建设,打造“旗舰中医馆”;每个乡镇至少建成1个“中医阁”,乡村两级分别开展中医适宜技术不少于10项、6项。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确保所有中医馆均配备合格中医医师。
13.推进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建设。积极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推动基层中医药工作实现新发展。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中医药人才梯队
14.做好名中医学术传承工作。加快全国基层名老传承中医工作室建设进度,并进行验收。落实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师承教育管理办法,加强省级第四批中医药师承教育管理工作,培养一批优秀中医药继承人。认真组织开展第五批甘肃省名中医和庆阳市第四批名中医事迹和成就宣传,扩大影响力。
15.积极开展中医药培训。遴选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开展中医药方面新技术、新业务,进一步提高我县中医药服务能力水平。
16.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围绕中医康复、护理、急诊、院感等中医医院薄弱专业,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省级中医药特色人才培训。
17.严格医师资格管理。做好考核合格中医(专长)类别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工作。
七、推动中医药文化建设,加快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持续巩固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鼓励支持发展中医药,大力推介中医药产品。积极参加第五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加强链主企业培育,争取培育形成1家链主企业,引导培育集中药种植、生产、养生、保健为一体的康养产业链,力争年内对接企业40个,签约项目资金2.5亿元,到位资金1.5亿元,储备项目5个。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