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版
  • 无障碍
  • 本站地图
  • 关怀版

合水县人民政府

农业农村局政府信息公开

您的位置: 首页 >信息公开>部门文件>详细内容
全文检索
索引号: 3070211020000053000000/2025041700000102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5-06-06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部门文件

2025年合水县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实施方案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6-06 浏览次数: 【字体:


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面积、提单产两手发力,持续实现粮食稳产增产。2025年,我县以玉米、水稻为重点作物,实施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为粮食产量保持在7万吨以上提供有力支撑。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锚定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目标,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融合,集成耕、种、管、收、地、种、肥、药等全环节、集成各项增产技术,推进粮油单产提升。通过奖补激励,优先支持一批合作社、种植大户等规模经营主体,聚焦一批关键作物,提高主要粮食作物关键技术模式到位率和覆盖面,力争培育一批粮油规模种植能手和高产典型,将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更好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2025年,推进单产提升经营主体玉米亩产比当地平均水平高10%以上、水稻亩产比当地平均水平高3%以上。

二、技术路径

(一)玉米。重点是“品种耐密植、单粒精准播、水肥利用好、适期晚机收”,提高种植密度、出苗整齐度和籽粒成熟度稳定玉米产量。在品种上,选育推广耐密植、抗倒伏、宜机收高品种,重点推广先玉1840、先玉1620、甘玉150、迪卡159、中单163、五谷168、五谷737等耐密、抗倒伏、宜机收的中晚熟品种。在技术上,持续提升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核心的旱作农业技术体系,集成推广全膜双垄沟播、合理密植、配套耐用加厚地膜、减穴增株、秸秆还田、低水分机械粒收等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控上落实草地贪夜蛾“三区四带”布防,突出抓好玉米螟、粘虫、大小斑病、白斑病、顶腐病等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在培肥上推广增施有机肥、缓释氮肥一次基施的施肥技术,科学施肥优化施肥结构,改进施肥方法,力争推迟玉米收获期20天左右,通过增密、增穗、增粒重提升玉米单产水平。

(二)水稻。重点是“‌品种改良、‌精准水肥管理、‌合理密植、‌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在品种上选择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的水稻品种,改良抗病性品种,减少病害发生,提高作物产量。在水肥管理上根据土壤养分和水稻的生长需求,采取精准施肥技术,避免过量施肥,确保水稻在关键生育期得到充足的养分,尤其是在孕穗期和灌浆期,提高粒重和产量,通过氮肥分期施用和合理的氮肥控制,提高水稻对氮素的利用效率。在‌合理密植上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适当调整水稻的种植密度,确保每株水稻有足够的生长空间,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的生产能力。在病虫害防治上通过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使用抗病品种和生物农药,减少化学药品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在‌田间管理‌:定期清除田间杂草,避免杂草与水稻争夺养分和水分。适时收割上避免过早或过晚收割,保证水稻的粒重和产量。通过施用有机肥、改良土壤酸碱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手段,提高土壤质量,促进水稻生长‌。

三、工作要求

(一)做好过程记录。督促各申经营主体制定单产提升方案,采取一个主体一套方案的方式,建立生产档案,记录作物全生产过程中应用的关键技术、采取主要措施等,包括种植面积、品种、施肥、密度、病虫害防治等资料。根据作物生长农时,县农技部门适时组织了解重点技术落实情况。

(二)适时测产验收。根据玉米、水稻收获季节,由各种植主体向县农业农村局提出测产验收申请,县农业农村局组织技术人员实地开展抽样实际测产,根据测产结果进行单产水平排序。

(三)落实资金奖补。根据申报主体种植面积、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位情况、测产结果和作物生长周期观察记录情况,以及省级下达资金规模,采取现金奖补方式,平均产量较全县该作物平均产量每提升3个百分点,每亩奖补50元,并对单个主体奖补资金设定最高限额,原则上农业企业最高不超过5万元,合作社最高不超过3万元,家庭农场最高不超过2万元,由工作组进行实地测产验收后确定奖补金额,经县乡公示后进行资金奖补。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切实抓好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工作,成立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为组长的粮油规模种植单体提升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制定细化县级实施方案,遴选公示、技术服务、测产验收、奖补落实等各环节。

(二)增强技术服务。充分发挥县乡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作用,明确细化玉米单产提升技术路径,指导规模种植主体选择良种、配套技术、防灾减灾和病虫防控,促进关键技术落实到位。在关键农时季节,组织开展现场观摩、集中培训、巡回指导等,推动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将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户产量,把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辐射带动新型经营主体大面积均衡增产。

(三)加大产业融合。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促进种植业提质增效,力争推行统一种植品牌、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积极引导合作社,种植大户开展订单生产,完善标准体系,打造标准化示范基地,健全质量管理技术,逐步健全粮油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培育一批粮油品牌,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四)加强资金监管。严格资金强化管理,全过程建立工作档案、记录技术落实、资金使用、成效评估等工作内容,确保项目实施规范有序、测产结果真实可靠、奖补发放公开透明,严禁弄虚作假、编造产量数据等套取国家补助资金,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有关人员责任。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