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070211020000053000000/2024102400000284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4-10-24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政策解读 |
《合水县“冬日无闲”农村人居环境提升 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解读
本次“冬日无闲”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百日攻坚行动,自2024年10月15日开始至2025年2月15日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动员部署(2024年10月15日—25日)。各乡镇要充分认识“冬日无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制定行动计划,明确行动目标,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要广泛宣传发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动员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集中整治 (2024年10月26日—2025年2月5日)。各乡镇要明确整治任务,落实责任主体,发动全社会力量,集中时间、集中力量,纵深推进,攻坚克难,对重点地段、重点场所、重点部位进行集中整治,力求在短期内取得实质性成效。
总结提升 (2025年2月6日—2月15日)。对各项整治成效进行量化考核,全面总结各乡镇“冬日无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取得的成效,形成总结报告。及时推广工作经验,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工作。
(一)全面推进农村“垃圾革命”。结合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加强村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工作,建立以乡镇为基础的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一是扎实开展“三堆五乱”及陈年垃圾清理整治,集中对村庄周边、主干道沿线、水源地周边、河道、渠道、闲滩空地、公路两侧“三堆五乱”和建筑垃圾、陈年垃圾进行清理清运,并做好源头预防。二是集中整治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栓等突出问题。三是加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力度,深入开展“白色污染”治理,动员群众收集废旧地膜、棚膜,支持废旧地膜回收网点建设,推进加厚地膜应用示范。四是健全长效管理体系,按照镇村组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健全农村环境保洁工作运行保障机制。对县上配备的保洁员垃圾清运车,损坏不能正常使用的,及时维修或更换,对自然村和主干道垃圾箱、垃圾仓等覆盖面较低的区域,合理投放垃圾收运设施。五是做好农田秸秆处置,通过饲料化、燃料化、肥料化等提高循环利用水平,及时清收处理农业生产废弃物,严禁露天焚烧、随意抛洒、乱丢乱弃。
(二)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各乡镇要牢固树立“小厕所、大民生”理念,持续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今年部分新建户厕存在问题的乡镇,要不漏一户,严格规范建设标准,严把改厕质量关,抓紧做好整改工作,高质量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确保全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以上。要坚持建管并重,推进卫生厕所长效运行,全面加强后续管护工作,充分发挥村级改厕服务室和公益设施维护员作用,真正做到问题随时整改、粪污随时抽运,确保改一户、成一户,用一户。
(三)示范推进农村“风貌革命”。以和美乡村、乡村建设示范村、“三园一屋一净”行动为抓手,围绕示范村和示范点创建,全面清理整治农户门前“三堆五乱”,拆除残垣断壁和危房危窑,实现户内户外、村内村外干净整洁有序。各乡镇对现有的多年生花卉植物和绿化苗木做好冬季防护,清理枯枝落叶,引导鼓励农户对房前屋后、道路沿线、地头、边角地及建设的“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及时进行修整。及早谋划明年的绿化美化工作,种植多年生、品质优良、适宜本地生长的花卉苗木,杜绝年年新栽新种。
(四)全面开展街区综合治理。各乡镇负责对街区所有商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制,每周至少进行一次环境卫生集中清扫,彻底解决尘土飞扬、乱搭乱建、乱拴乱挂、乱停乱放、乱贴乱画等现象;聚焦逢集日,加大街区管理,对文化广场、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进行集中整治,划定停车场位,规范市场管理,着力解决乱停乱放、乱摆摊点、马路市场等问题,实现车辆定位停放、摊点划行归市、垃圾及时清理,卫生持续保洁的目标;督促村组,对居民点、文化广场等群众集居区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加强街区雨水口的治理,彻底治理商户剩菜、剩汤倒入雨水口问题,提升街区面貌。
(五)加强河湖巡查力度。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各乡镇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通过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增强干部群众环保意识。各级河湖长要扎实开展巡查,加强责任区内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堆积物清理,清收和分类处理河滩荒地陈年垃圾、白色垃圾以及其他农业生产废弃物,加强乡镇污水处理站运行管理,确保达标排放,实现河道畅通、河湖岸线干净整洁。
(六)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各乡镇要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村庄公共环境保洁制度,推动形成民建、民营、民享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明确村民维护村庄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持续开展常态化整治工作,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实行“科级干部包村、村级干部包组,村民小组长包段”机制,“定责任、定目标、定绩效”的责任机制,确保责任清、目标明、管得住。做到发现一处、整治一处,清洁一处、保持一处。
(七)强化项目资金支持。统筹安排资金360万元,12个乡镇各安排10万元,80个行政村各安排3万元,通过以奖代补、筹资筹劳等形式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劳务用工方面优先考虑监测户、脱贫户、收入不增反降户,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确保全面完成“两个高于”目标。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要加强资金使用监管,确保发挥效益。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