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070211020000053000000/2025072800000166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5-07-28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乡村振兴 |
特色产业“双驱动” 群众增收有门路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合水县锚定“产业兴则乡村兴”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产业带动就业”的发展路径,通过培育特色种养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盘活农村资源,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土地流转赚租金、基地务工挣薪金、务农顾家两不误”的多重收益,走出了一条群众增收、村集体壮大、产业兴旺的良性循环之路。
产业兴旺是群众增收的基石。在合水县老城镇牧家沟村320亩的菌菜轮作基地内,成排的钢架大棚整齐排列,这里已形成了“春苗、夏瓜、秋菜、冬菌”的高效轮作模式,科学的种植保障了产业全年不断档、收益稳增长。而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当地村民打开了增收之门,村民们将土地流转给村集体发展设施农业,在获得稳定租金的同时,农闲时节还能就近在基地务工,实现双收益。
老城镇牧家沟村民白昇告诉记者,他家的11亩地承包给村里建了大棚,一亩地700元租金,平时有空就在这里打工,一天还有140元的务工收入。
这种“土地流转保底收益+就近务工增加收入”的“双赢”模式,有效衔接了群众“务农顾家”与“稳定就业”的需求,推动村民从传统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在何家畔镇柳家川村,奶山羊产业则成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就业增收的“新引擎”。自2023年羊场建成以来,村民王志林便在此工作,随着产业发展越来越好,他的工资稳步提升,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产业就业融合”发展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合水县立足丰富的农业资源禀赋,精准打出“村集体经济引领+土地集约利用+灵活就业带动”组合拳,大力发展奶羊养殖、苹果种植、食用菌及特色农产品加工等多元产业,这些扎根乡土的产业,不仅有效增加了就地就业岗位,使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更促进了农业增效与农民持续增收,形成了群众增收、村集体壮大、产业兴旺的强劲发展态势。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