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070211020000053000000/2025060600000126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5-06-06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乡村振兴 |
用好用活公益“小岗位” 保障兜底就业“大民生”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合水县把公益性岗位作为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民生工程。紧盯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现状,扎实推进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通过科学设岗、因需设岗、精准帮扶,不断强化公益性岗位开发与管理,让“小岗位”发挥“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的大作用。
近日,在何家畔镇柳家川村道路沿线,保洁员柳志军和群众一起整修花畦、种花、打扫环境卫生。以前,柳志军仅靠种植玉米维持家庭开销,生活捉襟见肘。镇村工作人员在了解到他家的实际情况后,将他纳入公益性岗位安置范围。“主要是我年龄大了,家里还有孙女上学,无法外出务工,这份保洁工作每年能获取1万元的工资收入,对于改善我的家庭经济状况有很大作用。”柳志军说。
同样通过公益性岗位有了稳定收入的还有西华池镇永宁路社区居民丁丽芳。她以前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为了方便照顾老人和孩子,返乡后的她一度失去了收入来源。在永宁路社区工作人员的一次入户走访中,她得知了社区正在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便递交了申请,资格审核通过后被安排为社区网格员,这不仅帮助她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还让她在社区工作中充实了自己,找到了归属感。
丁丽芳说:“我平时的工作就是采集小区居民信息,摸排小区安全隐患,协调居民矛盾纠纷等。在社区工作的这几年,我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社区工作经验,还提升了自己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我很珍惜这份工作。”
永宁路社区把开发公益性岗位作为推动困难群体就业的关键举措,从辖区大龄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实际需求出发,建立“一人一档”就业帮扶台账,通过入户摸排、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的方式,精准了解、掌握劳动力技能水平、就业意愿以及家庭状况,有效促进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
近年来,合水县深入贯彻就业优先战略,把开发和管理公益性岗位作为兜牢民生底线的重要举措,通过科学设置岗位、优化管理机制、强化跟踪服务,充分发挥了公益性岗位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助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不断探索完善公益性岗位日常监管及考核机制,实现管理模式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确保选好、管好、用好公益性岗位。让公益性岗位真正成为就业困难群体的“暖心岗”“增收岗”。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