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版
  • 无障碍
  • 本站地图
  • 关怀版

合水县人民政府

农业农村局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3070211020000053000000/2024110700000297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3-11-15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通知公告

合水县畜牧兽医站2024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鲜奶补贴项目申报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1-15 浏览次数: 【字体: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鲜奶补贴项目

 (二)项目申报主体合水县农业农村局

 (三)区域范围项目涉及合水县西华池镇、老城镇、板桥镇、何家畔镇、吉岘乡、段集乡、肖咀乡、固城镇、店子乡、太莪乡、太白镇、蒿咀铺乡区域面积2934.2平方公里

二、基础条件

(一)基本信息合水县隶属于甘肃省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处于东107°51'-108°42'、北纬35°36'-36°37'之间,东邻陕西省富县,西与西峰区、庆城县相连,南与宁县接壤,北靠华池县及陕西省志丹县。全县辖48镇,5个社区居委会,80个村民委员会,全县辖84乡,5个社区居委会,49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49万人,总面积2933平方公里。地形以丘陵沟壑区为主,山、川、塬、峁相间,平均海拔1298.7米。地势平坦,耕地广布,且地形独特,隔离条件好,疫病传播少,利于奶羊养殖。全年平均气温9.6℃,总日照时数2457.2小时,无霜日165天,年均降雨量560590毫米。独特的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奶羊养殖,产品质量好、品质优。2021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2.2007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6.96亿元,同比增长4.5%。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39万亩,粮食总产量7.42吨;油料播种面积2.6万亩,总产量0.368035万吨;蔬菜面积5.6万亩,产量5.9万吨;果园面积10.7万亩,水果总产量7.3万吨。大牲畜存栏2.6万头,其中牛存栏2.4万头,出栏1.2万头;猪存栏3.6万头,出栏3.4万头;羊存栏19万只,出栏14.2万只;肉类总产量6337.7吨。

(二)客观条件项目区森林覆盖率高,森林资源、草场资源比较丰富,有天然草地面积128.37万亩,年可生产青饲草10万吨,年种植紫花苜蓿1万亩,留存面积达到13万亩,试验推广种植金皇后苜蓿、燕麦、杂交甜高粱草、构树等优质新品种牧草3万多亩。有百跃羊乳合水古象有限公司、合水县那拉陇原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等2家羊乳加工企业。百跃羊乳合水古象有限公司是西安百跃羊乳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占地约136亩,是全智能样板羊乳加工厂。畜牧技术服务机构10个,在职人员20名,乡镇级动物防疫机构10个,兽医技术服务人员27人,村级防疫人员89人。2018年以来,合水县把奶羊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和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出台了《合水县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总体实施方案及分产业实施方案》《合水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实施方案》《合水县政府购买奶羊养殖与疫病防控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合政办发〔202145号)等政策文件,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典型引路、示范带动、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奶羊产业发展实际,采取种养结合、长短结合、托管代养等方式,通过政府引导,合作社、村集体、脱贫农户三方参与的方式,大力实施奶羊养殖项目建设,有力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总体考虑

(一)目标定位。鲜奶差额补贴,养殖场(户)生产生鲜羊乳由县上认定的收奶企业以适时市场价收购,市场价格低于每公斤7元时,乳品企业收购价外不足部分由政府对养殖场予以差额补贴。可以缓解市场价格波动给养殖场(户)带来的风险,增强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降低农户成本,从而保障整个产业链的稳定运行,保障全县奶羊“一县一品”特色优势产业稳步推进。此举不仅有助于稳定奶源供应,还能够激励养殖场(户)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推动奶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布局项目建设周期为一年,项目涉及全县所有奶羊养殖户

(三)预期效益项目实施后,通过实施鲜奶补贴,确保了在市场价格低于每公斤7元时,所有奶羊养殖场(户)都能够获得稳定的收入,从而保障了他们的基本利益。此举不仅有助于稳定奶源供应,还能够激励养殖场(户)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推动奶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该补贴政策也体现了对农业产业的扶持和对农民收入的保障,符合国家农业支持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有效地促进合水县奶羊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四、任务安排

(一)项目建设。养殖场(户)生产生鲜羊乳由县上认定的收奶企业以适时市场价收购,市场价格低于每公斤7元时,乳品企业收购价外不足部分由政府对养殖场予以差额补贴。

(二)资金安排。资金预算300万元属于财政有效衔接资金。

五、管理保障

(一)工作机制成立由县上主要领导牵头,主管领导为组长及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负责统筹协调推进产业发展中的重大事宜,及时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同时,成立奶羊产业包抓专责组,健全产业发展的管理制度和运管机构,通过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农业信贷贷款贴息等形式,有效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发展,形成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确保奶羊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建设管理县农业农村局指导奶羊产业发展,包括建设规划、种羊引进、疫病防控、质量监管及技术指导,并落实扶持政策。县财政局提供专项扶持资金,整合项目资金,补助奶羊产业六大体系建设。县自然资源局负责养殖场等用地规划审批。市生态环境局合水分局审批环评文件,指导粪污处理,确保养殖废弃物达标排放。县发展和改革局争取项目支持,进行成本调查,建立奶价听证机制。县教科局开展科技攻关,支持科研项目。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监管乳品和饲料质量。县工业信息商务局推进奶羊产业大数据平台建设,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县乡村振兴局促进优势特色培育与脱贫攻坚成果衔接。县农投公司协调银行信贷扶持。县审计局检查和审计财政资金。奶羊承保公司扩大保险覆盖。相关单位如水务、交通等提供便利,共同推进奶羊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后续管护。本项目建设严格按照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有关规定和办法,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一是各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又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紧盯产业推进进度,及时研究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全县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县农业农村局负责牵头抓总,对各乡镇、部门的工作部署、任务落实、项目推进、工作成效等情况开展定期督查,要紧盯工作推进的时间节点,通过跟踪督查、随机抽查、定期检查等方式,实行“周督查、月通报、季调度、年评比”督导抓促机制,及时全面掌握工作动态,提升工作成效,促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四)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上成立推进优势特色奶羊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和县长牵头,县委副书记和主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农业农村局、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县教科局、县工信和商务局、县人社局、县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合水分局、县交通局、县水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统计局、县乡村振兴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明确分工,加强协调,负责奶羊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制定政策、监督管理。奶羊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业农村局,由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建立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完善规模养殖基础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补贴政策,采取降低价格、政府补贴、要素直供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建立奶羊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机制,落实政策性保险、产业发展风险保障基金、税收及用地优惠政策,降低企业投资成本。鼓励高层次人才带项目、带技术创办企业,优先享受创业投资、土地使用、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方面政策,激发生态乳都建设热情。三是强化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从本级财政设立推进奶羊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整合涉农资金,支持奶羊优质高效健康发展。重点围绕良种引进、饲草种植、基础设施建设、良种繁育、品牌创建、科技研发、机械装备等方面,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多投多补、少投少补”和“拉开规模档次、分段补贴”等方式,充分发挥补助资金的撬动作用,推动全产业链提升。四是创新金融扶持机制。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和信贷产品,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的沟通合作,引导和激励金融资本与龙头企业、合作社开展信用互助合作,扩大奶羊养殖场、羊只、土地作为抵押贷款试点。通过商业银行质押担保、贷款贴息,撬动社会资本,着力解决企业、农户贷款融资难题。积极协调保险公司开发保险产品,将奶羊纳入农业保险范围,共同抵御市场、疾病、自然灾害风险,提升产业风险保障水平。五是完善运行机制。积极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大力发展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要组织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积极创新联农带农激励机制,通过产销协会、产业化联合体、构建股份合作、订单农业等模式,促进产业发展,建立与农户、农民合作社“保底+分红”“土地租金+打工收入”等利益联结关系,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继续推行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产业有效衔接,实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三方利益联结“抱团”发展,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使“公司(联合社)+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日趋完善,体系各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利益联结紧密,形成“销售环节全力以赴跑市场、加工环节专心致志抓生产、合作组织一心一意连农户、种植大户集中精力种饲草、经营主体精心专业搞养殖”的发展格局。完善科技服务。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多层次、全覆盖、网络化的技术服务体系。聘请专家教授组建专家技术团队,为奶羊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从大中专院校、基层一线选聘专业人员,切实加强畜牧兽医技术队伍建设,配强配齐专业技术队伍,充实专业技术人员,解决科技人员后备不足的问题。注重品牌建设。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培育和“品种、品质、品牌、标准化生产”建设,打造“甘味”知名农产品品牌,发展具有甘肃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提升特色优势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着力打造享誉全国知名羊乳及种羊品牌。提高风险防范。切实落实奶羊特色产业省级保险政策,对奶羊实施全覆盖保险,加大保险费财政补助力度,保障奶羊死亡赔付政策有效落实,最大限度降低奶羊养殖风险,规避奶羊大起大落的劣势风险。贯彻执行《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条例》,加大挤奶站、奶产品质量、收购价格和投入品的监管。九是落实监督考核。加强落实监督考核,全面提升工作效能,明确任务承担和协助单位,纳入各单位绩效考核管理,签订目标责任书,提高政府各部门对奶羊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建立项目定期考核制度、评价指标体系,强化全过程监管和考核,建立信息上报制度,及时上报工作进展、成效及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做到月有通报、季有考核、年有总结。按照目标责任书安排的指标和任务,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重视宣传引导。提炼总结奶羊文化,拍摄专题宣传片、小视频,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与手机、微信、网络等新兴媒体,加大羊乳制品的宣传推介力度,为奶羊产业大发展宣传造势,塑造质量优、信得过的产品形象和品牌价值。大力宣传奶羊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先进典型,切实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奶羊产业开发的积极性。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农产品展销,在产品主销区开展产品推介、设立直销店等方式,全面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打造国家级羊乳品牌,建设羊乳名城。

六、可行性分析

鲜奶补贴项目,能够精确地对那些确实面临困难的养殖场(户)给予扶持,从而有效提升奶源品质,增强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并推动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此举使得产业融合发展的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奶山羊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稳步增强,初步构建了产业链条完备、功能多元、业态丰富且利益联结机制紧密的新格局。畜牧产业的竞争力得到明显提高,生产结构及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新业态与新模式加速发展,产业融合机制不断完善,产业效益显著增强。将有力促进全县养殖产业高速发展,带动域内群众稳步增收,为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