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070211020000053000000/2024031800000059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4-03-18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通知公告 |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富民产业链
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连日来,合水县的各日光温室大棚内,处处都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一派繁忙的景象,群众正忙着进行育苗、提蔓、收获,瓜菜产业已经成为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
早春时节,在吉岘镇九顷湾村的温室大棚里,种植大户罗建峰夫妇正组织工人育苗,大家分工协作,装基质、压盘、点种等工作都在有序进行。罗建峰承包了6座大棚,去年育苗收入达到20万元,良好的效益让他干劲十足,不仅带动周边村民发展瓜菜产业,同时他也想培育更多的优质瓜菜苗,供给市内以及周边的种植户。
“我带动了周边20到30户群众育苗,收入从原来每棚5000块钱增加到现在15000块钱左右。接下来,我想把育苗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带动更多的人增收致富。”罗建峰说。
而在30公里外的板桥镇锦坪村成片联排蔬菜大棚里,新鲜个大的冬茬白黄瓜正被采收装箱,供应各大商超。这里的越冬蔬菜也带动周边务工群众有了丰厚的收入。板桥镇将蔬菜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三方联营发展模式,建设大棚118座,年产值达360万元,由合水县板桥白黄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统购统销,实现村集体经济、企业和农户共享产业红利。同时,为确保空间、时间、作物产值综合提升利用,采取“三种多茬”种植模式,实现了周年保供、四季有鲜。
板桥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赵成瑞说:“合作社建成后每年可以带动锦坪村群众务工可以达到2500人次左右,长期务工的有15人,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一年可以达到30万元以上。目前蔬菜产业已经成为板桥镇川区的四个村的主导产业,也是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
近年来,合水县立足川区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瓜菜种植产业,全力推进蔬菜产业向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品种特色化、产品绿色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目前,共建成千亩蔬菜基地3处,500亩蔬菜基地2处,全年蔬菜种植面积10.01万亩,其中设施蔬菜1.81万亩。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