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版
  • 无障碍
  • 本站地图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公众参与>在线访谈>详细内容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全省智慧旅游建设的意见》访谈

访谈单位:中国甘肃门户网站 访谈时间:2018-03-27 浏览次数: 【字体:

  “中国•甘肃”门户网站:近期,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全省智慧旅游建设的意见》。首先请您介绍一下,什么是“智慧旅游”?

  火玉龙:所谓智慧旅游,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互联网技术,不断改善和优化旅游体验、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的一种新业态。国家旅游局于2015年1月10日印发《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智慧旅游是游客市场需求与现代信息技术驱动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新动力和新趋势,是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高旅游满意度的重要抓手,对于把旅游业建设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化服务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简单来讲,通过智慧旅游建设,游客可获得门票预订、信息查询、停车缴费、景区导航、语音导游、景点介绍、照片视频共享、商品购买、旅游投诉等一系列智能化、专业化、精准化的服务;旅游管理部门和景区管理者可通过对游客数据的分析,实时做好客流引导、应急管理,不断改进游客体验、提升服务水平,真正实现“游前预测预警、游中引导分流、游后精准营销”。

  “中国•甘肃”门户网站:我省智慧旅游建设现状如何?

  火玉龙:2016年以来,省旅发委把智慧旅游建设作为适应大众旅游时代需求、转变旅游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制定下发了《甘肃省智慧旅游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通过1-2年努力,完成一个中心(甘肃旅游大数据中心)、三大体系(智慧旅游管理体系、服务体系和营销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明确了建设甘肃旅游大数据中心、甘肃旅游资讯网、微信公众平台、旅游产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等具体建设任务,并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智慧旅游促进处,全力以赴推进智慧旅游建设。目前,《总体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已基本完成。

  一是旅游大数据中心初具雏形。接入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信令数据,公安系统住宿数据,中国银联消费数据以及部分景区客流、天气、环保等数据,日均处理数据7亿条,占用空间40G,相当于12套《中国大百科全书》;已建成数据分析模型40个,基本能够准确掌握各省份入甘游客人次和驻留时间、各市州接待游客人次和驻留时间,以及游客性别、年龄、喜好、住宿、交通等分布情况。

  二是智慧旅游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建成了全省旅游产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全省4个5A级景区、85个4A级景区视频监控系统已完成与国家平台、省级平台的对接,实现了对每个景区的实时监控和立体管理,“看不见、呼不应、连不上、管不住”的困扰将成为历史。

  三是智慧旅游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建立了甘肃旅游资讯网、微信矩阵,并与头条号、网易号、百家号、企鹅号、中国搜索号等自媒体连接,形成了甘肃旅游自媒体平台。2017年,“微游甘肃”微信公众号新增粉丝4.6万人、达到6.7万人,累计发布信息1783条,阅读量超过148万人,分享、转发超过5万人,单篇文章最高阅读量达到10万次以上。通过通信运营商累计推送甘肃旅游服务短信7.58亿条,平均每天约207万条。

  四是智慧旅游营销体系初见成效。在人民网、腾讯、新浪、网易、今日头条、百度、中国搜索、携程、去哪儿、途牛、乐途、蚂蜂窝、爱奇艺、Facebook等多家大型网络媒体和旅游电商平台全方位开展甘肃旅游网络宣传,迅速占领了网络宣传主阵地,掀起了甘肃旅游新热潮。2017年,累计发布甘肃旅游相关宣传稿件、视频1384篇(条),举办线上线下活动12场次,使甘肃旅游相关核心信息在国内外的网络曝光量达到18.2亿次。

  得益于强大的宣传和不懈的努力,2017年我省被世界上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专业旅游系列丛书——《孤独星球》评为亚洲最佳旅行目的地榜单第一名,被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评为“最具影响力旅游省份”,我委智慧旅游建设项目获得中国旅游报社“2017全国智慧旅游创新成果奖”,在第二届博鳌国际旅游传播论坛上我委荣获“宣传贡献奖”,在途牛旅游“全球旅游目的地颁奖盛典”上我委荣获全国唯一的旅游口碑甄选“最佳智慧旅游奖”。

  尽管基本完成了《总体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但随着全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游客对旅游信息化、智慧化方面的需求在迅速增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手段在旅游业的应用亟待进一步加强。

  “中国•甘肃”门户网站:加快全省智慧旅游建设,对全省旅游业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

  火玉龙:首先,有助于更好地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需求。目前,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新时代,旅游消费呈现出大众化与家庭化、个性化与多样化、散客化与自助化、休闲化与体验化、品质化与中高端化等特征。与此同时,全球信息化、智慧化已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智慧旅游建设,就是要通过各种现代技术手段,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的信息化、智能化、便捷化服务。

  其二,有助于提升我省旅游发展质量。未来几年,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促进我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强省转变的关键几年。旅游业发展对信息化有了新的需求,需要用信息技术推进旅游生产方式、管理模式、营销模式和消费形态的转变,全面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智慧旅游建设,就是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激发整个旅游市场活力,促进我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强省转变。

  其三,有助于打响“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旅游形象品牌。旅游形象品牌是旅游目的地形象识别和品牌资产的重要构成元素,是旅游资源、产品内涵和发展定位的高度凝练,是宣传打造旅游品牌的核心。省委、省政府在多次广泛征求意见、召集专家学者反复研究讨论的基础上,提炼形成了“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旅游形象品牌宣传口号。加快智慧旅游建设,就是要在深入分析旅游大数据的基础上,开展精准宣传、精准营销,让“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旅游形象品牌深入人心、吸引游客。

  第四,有助于提升旅游行业监管水平。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来临和全域旅游深入推进,旅游市场综合监管难度进一步加大。加快智慧旅游建设,就是要通过建立旅游产业运行监测、应急指挥等平台,提升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游客人身财产安全;通过建立市场秩序投诉平台,形成旅游行业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规范旅游市场秩序;通过建立自由执业导游在线推广与管理平台,引导和督促导游人员规范执业;通过开展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提高全民文明旅游素质。

  “中国•甘肃”门户网站:新时期加快全省智慧旅游建设,需要坚持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火玉龙:我省加快智慧旅游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旅游强省、加快绿色崛起的战略部署,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促进我省旅游业向信息化、智能化、便捷化转变,着力构建数据支撑、科技引领、业态创新、跨界融合的智慧旅游服务体系,为把旅游业建成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优质现代服务业提供全新动能。基本原则共4条:一是坚持绿色发展,品质优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绿色发展贯穿于智慧旅游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让游客感受更高品质、更加顺畅的旅途体验。二是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坚持规划引领,强化顶层设计,省直相关部门要在本行业信息化建设中充分考虑与智慧旅游的对接,市州、县区和景区、旅行社及星级饭店等旅游企业要分级规划,分年度抓好落实。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市场主导。推进大数据前沿技术在旅游业深度应用,实现旅游业从资源驱动、低水平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和品质驱动转变。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有效投入机制。四是坚持资源共享,跨界融合。顺应全域旅游发展新趋势,加快打通部门行业之间数据壁垒,实现涉旅数据纵向贯通和横向融通,防止信息孤岛化、碎片化。推进旅游与科技、文化、交通等业态跨界融合,为游客提供全流程、个性化智能服务。

  “中国•甘肃”门户网站:我省智慧旅游建设将实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火玉龙: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一中心三体系三朵云(即大数据中心,智慧旅游管理体系、服务体系、营销体系和智慧旅游支撑云、功能云、内容云)”智慧旅游体系,实现“一部手机游甘肃”,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旅游在线营销能力全面提升,行业监管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智慧旅游建设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具体实现以下目标:4A级以上旅游景区实现4G/5G移动网络、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服务;4A级以上旅游景区、旅游大巴等人流集中区、环境敏感区、旅游危险区实现视频监控、流量监控、位置监控、环境监测;入甘游客在线旅游消费支出占旅游消费总支出的25%以上。

  “中国•甘肃”门户网站:我省智慧旅游建设有哪些重点任务?

  火玉龙: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我们总共确定了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全面建成“一中心”。促进省直部门涉旅数据横向融合与开放共享,打通全省旅游大数据纵向归集系统,建立省级大数据融合分析体系。(二)基本建成“三体系”。一是完善智慧旅游管理体系。包括建立旅游综合监管平台、旅游舆情监控平台、全省旅游行业协同办公系统等内容。二是完善智慧旅游服务体系。重点是打造“一部手机游甘肃”,包括改版升级甘肃旅游资讯网、建立电子导游导览系统、甘肃旅游交互评价平台等。三是完善智慧旅游营销体系。包括建立健全网络宣传平台、创新旅游产品营销形式、强化甘肃旅游国际网络宣传营销等。(三)推进“三朵云”建设。一是建设以数据为中心的支撑云,实现全省旅游大数据的“纵向贯通、横向融通、全域共享”。二是建设以服务为中心的功能云,推进全省旅游产业全覆盖、旅游管理全方位、旅游服务全链条的线上线下无缝对接。三是建设以游客为中心的内容云,引导游客出行,形成旅游目的地丰富的内容储备。(四)加快实现旅游主业态智慧化。具体来讲就是智慧景区建设、智慧旅行社建设、智慧酒店建设、智慧民宿建设4个方面。(五)提升旅游业网络扶贫实效。重点要整合全省乡村旅游、农家乐、牧家乐、特色农产品资源,建设乡村旅游服务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在线查询、预订、交易等服务,走出一条市场驱动、绿色环保、持续性强的旅游电商精准扶贫新路子。(六)促进旅游业融合与创新。一是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与旅游智能化融合。二是建设自驾游地理信息系统(GIS)服务平台。三是推动客运站点与旅游业“错峰对接”。四是全面推行旅游“一卡通”。(七)补齐网络基础设施短板。就是要加快涉旅场所宽带网络、4G/5G移动网络建设,为游客顺畅上网、景区数据实时对接、旅游部门应急调度指挥奠定基础。

  “中国•甘肃”门户网站:如何保障这些重点任务能够实现?

  火玉龙:《意见》提出了5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全省智慧旅游建设,并成立全省“一部手机游甘肃”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各市州、县市区及各大景区管委会专门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同时明确了发改、交通、旅游、通信等相关部门的职责。二是细化责任措施。要求各市州、县市区尽快制定本地智慧旅游建设规划或实施意见,各景区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细化措施,强力推进。三是强化人才支撑。省旅游发展委牵头抓好全省智慧旅游智库建设,各市州旅游部门建立智慧旅游人才库,形成高端技术团队,做好全省智慧旅游宏观谋划、顶层设计和业务指导。四是强化资金保障。省直有关部门、各市州、县市区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重点向智慧旅游倾斜。五是强化评估监测。将推动智慧旅游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对省、市、县旅游部门进行考核。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对智慧旅游项目和成果进行投入产出、综合效益、推广价值等方面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