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070211020000263000000/2025082800000035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5-08-28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政府文件 |
合水县2025年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面积、提单产两手发力,持续实现粮食稳产增产。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以玉米和水稻作物为重点,集聚资源,突破关键技术,以标准化高产高效种植技术,为粮食产量保持在7万吨以上提供有力支撑。现就2025年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实施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要求
锚定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目标,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融合,集成耕、种、管、收、地、种、肥、药等全环节、集成各项增产技术,推进粮油单产提升。通过奖补激励,优先支持一批合作社、种植大户等规模经营主体,聚焦一批关键作物,提高主要粮食作物关键技术模式到位率和覆盖面,力争培育一批粮油规模种植能手和高产典型,将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更好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
二、总体目标
通过高产多抗优质品种的更新迭代、新技术新模式的集成应用、农艺农机良田良制的融合配套,推动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由点到面、由片到乡,全要素集成、分作物实施、整建制推动力争项目实施区域2025年推进单产提升经营主体玉米和水稻亩产比当地平均水平高3%以上。
三、技术路径
(一)玉米。重点是“全膜双垄沟播、品种耐密植、单粒精准播、水肥利用好、适期晚机收”,提高种植密度、出苗整齐度和籽粒成熟度稳定玉米产量。在品种上,选育推广耐密植、抗倒伏、宜机收高品种,重点推广先玉1840、先玉1620、甘玉150、迪卡159、中单163、五谷168、五谷737等耐密、抗倒伏、宜机收的中晚熟品种。在技术上,持续提升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核心的旱作农业技术体系,集成推广全膜双垄沟播、合理密植、配套耐用加厚地膜、减穴增株、秸秆还田、低水分机械粒收等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控上落实草地贪夜蛾“三区四带”布防,突出抓好玉米螟、粘虫、大小斑病、白斑病、顶腐病等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在培肥上推广增施有机肥、缓释氮肥一次基施的施肥技术,科学施肥优化施肥结构,改进施肥方法,力争推迟玉米收获期20天左右,通过增密、增穗、增粒重提升玉米单产水平。
(二)水稻。重点是“品种改良、精准水肥管理、合理密植、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在品种上选择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的水稻品种,改良抗病性品种,减少病害发生,提高作物产量。在水肥管理上根据土壤养分和水稻的生长需求,采取精准施肥技术,避免过量施肥,确保水稻在关键生育期得到充足的养分,尤其是在孕穗期和灌浆期,提高粒重和产量,通过氮肥分期施用和合理的氮肥控制,提高水稻对氮素的利用效率。在合理密植上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适当调整水稻的种植密度,确保每株水稻有足够的生长空间,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的生产能力。在病虫害防治上通过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使用抗病品种和生物农药,减少化学药品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在田间管理上定期清除田间杂草,避免杂草与水稻争夺养分和水分。适时收割上避免过早或过晚收割,保证水稻的粒重和产量。通过施用有机肥、改良土壤酸碱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手段,提高土壤质量,促进水稻生长。
四、操作程序
按照考察遴选、技术指导、验收测产、资金奖补的程序推进实施。
(一)遴选公示。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农技中心对去年底申报的种植主体进行实地考察、座谈交流、专家论证,进一步遴选确定具体的实施主体,组织填写项目主体档案表,要明确项目主体、作物品种、种植面积、关键技术、亩产水平等基本信息。公示无异议后报省农业农村厅备案,项目主体档案安排专人负责上传至转移支付管理平台。实施主体不得与承担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任务的主体重复。
(二)技术服务。县农技中心负责指导实施主体落实良种选用、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等增产技术,根据作物生长农时,适时组织了解重点技术落实情况,指导实施主体建立生产档案,以照片等形式记录应用的关键技术措施、采取的主要措施等。
(三)验收测产。作物种植任务完成后,县农技中心组织对实施主体种植面积进行验收,按照上报面积不低于30%的比例进行随机抽验,对抽验偏差<1%的,认可实施主体种植面积,对偏差≥1%的以抽验结果为准。作物收获季节,按照不同作物组成测产工作组,对实施主体种植作物进行随机抽取样点实测,测产结果代表实施主体种植作物平均产量,并将测产结果及时上报省农业农村厅。
(四)奖补方式。根据关键技术措施到位情况、测产排序资金规模,采取现金奖补方式,对实施主体种植作物较全县该作物平均产量提高3%以上,每亩奖补50元,原则上农业企业最高不超过5万元,合作社最高不超过3万元,家庭农场最高不超过2万元,实施主体奖补资金公示无异议后,以现金方式兑付给经营主体。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切实抓好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工作,成立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为组长的粮油规模种植单体提升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制定细化县级实施方案,遴选公示、技术服务、测产验收、奖补落实等各环节。
(二)增强技术服务。充分发挥县乡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作用,明确细化玉米单产提升技术路径,指导规模种植主体选择良种配套技术、防灾减灾和病虫防控,促进关键技术落实到位。在关键农时季节,组织开展现场观摩、集中培训、巡回指导等,推动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将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户产量,把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辐射带动新型经营主体大面积均衡增产。
(三)加大产业融合。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促进种植业提质增效,力争推行统一种植品牌、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积极引导合作社,种植大户开展订单生产,完善标准体系,打造标准化示范基地,健全质量管理技术,逐步健全粮油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培育一批粮油品牌,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四)加强资金监管。严格资金强化管理,全过程建立工作档案、记录技术落实、资金使用、成效评估等工作内容,确保项目实施规范有序、测产结果真实可靠、奖补发放公开透明,严禁弄虚作假、编造产量数据等套取国家补助资金,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有关人员责任。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