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版
  • 无障碍
  • 本站地图
  • 关怀版

合水县人民政府

太白镇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3070211020000263000000/2025082800000036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5-08-28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政策解读

《合水县2025年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28 浏览次数: 【字体:

一、技术路径

(一)玉米。重点是“全膜双垄沟播、品种耐密植、单粒精准播、水肥利用好、适期晚机收”,提高种植密度、出苗整齐度和籽粒成熟度稳定玉米产量。在品种上,选育推广耐密植、抗倒伏、宜机收高品种,重点推广先玉1840、先玉1620、甘玉150、迪卡159、中单163、五谷168、五谷737等耐密、抗倒伏、宜机收的中晚熟品种。在技术上,持续提升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核心的旱作农业技术体系,集成推广全膜双垄沟播、合理密植、配套耐用加厚地膜、减穴增株、秸秆还田、低水分机械粒收等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控上落实草地贪夜蛾“三区四带”布防,突出抓好玉米螟、黏虫、大小斑病、白斑病、顶腐病等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在培肥上推广增施有机肥、缓释氮肥一次基施的施肥技术,科学施肥优化施肥结构,改进施肥方法,力争推迟玉米收获期20天左右,通过增密、增穗、增粒重提升玉米单产水平。

(二)水稻。重点是“‌品种改良、‌精准水肥管理、‌合理密植、‌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在品种上选择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的水稻品种,改良抗病性品种,减少病害发生,提高作物产量。在水肥管理上根据土壤养分和水稻的生长需求,采取精准施肥技术,避免过量施肥,确保水稻在关键生育期得到充足的养分,尤其是在孕穗期和灌浆期,提高粒重和产量,通过氮肥分期施用和合理的氮肥控制,提高水稻对氮素的利用效率。在‌合理密植上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适当调整水稻的种植密度,确保每株水稻有足够的生长空间,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的生产能力。在病虫害防治上通过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使用抗病品种和生物农药,减少化学药品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在‌田间管理‌上定期清除田间杂草,避免杂草与水稻争夺养分和水分。适时收割上避免过早或过晚收割,保证水稻的粒重和产量。通过施用有机肥、改良土壤酸碱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手段,提高土壤质量,促进水稻生长‌。

二、操作程序

按照考察遴选、技术指导、验收测产、资金奖补的程序推进实施。

(一)遴选公示。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农技中心对去年底申报的种植主体进行实地考察、座谈交流、专家论证,进一步遴选确定具体的实施主体,组织填写项目主体档案表,要明确项目主体、作物品种、种植面积、关键技术、亩产水平等基本信息。公示无异议后报省农业农村厅备案,项目主体档案安排专人负责上传至转移支付管理平台。实施主体不得与承担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任务的主体重复。

(二)技术服务。县农技中心负责指导实施主体落实良种选用、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等增产技术,根据作物生长农时,适时组织了解重点技术落实情况,指导实施主体建立生产档案,以照片等形式记录应用的关键技术措施、采取的主要措施等。

(三)验收测产。作物种植任务完成后,县农技中心组织对实施主体种植面积进行验收,按照上报面积不低于30%的比例进行随机抽验,对抽验偏差<1%的,认可实施主体种植面积,对偏差≥1%的以抽验结果为准。作物收获季节,按照不同作物组成测产工作组,对实施主体种植作物进行随机抽取样点实测,测产结果代表实施主体种植作物平均产量,并将测产结果及时上报省农业农村厅。

(四)奖补方式。根据关键技术措施到位情况、测产排序资金规模,采取现金奖补方式,对实施主体种植作物较全县该作物平均产量提高3%以上,每亩奖补50元,原则上农业企业最高不超过5万元,合作社最高不超过3万元,家庭农场最高不超过2万元,实施主体奖补资金公示无异议后,以现金方式兑付给经营主体。

合水县2025年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实施方案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