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版
  • 无障碍
  • 本站地图
  • 关怀版

合水县人民政府

自然资源局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3070211020000083000000/2024031300000028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4-03-13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通知公告

合水县自然资源局关于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3-13 浏览次数: 【字体:

合水县自然资源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服务大局、聚焦工作重点,扎实开展依法行政工作,不断把法治建设工作向纵深推进,通过不懈的努力,我局法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法制工作报告如下:

一、法治建设情况

(一)深入开展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情况。我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的开展,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局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中,主要负责人为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及时研究解决影响法治建设重大问题。通过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主要领导宣讲、集体学习、个人自学等形式,促进全体干部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今年来局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12次、党的二十大精神13次。

(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情况。一是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落实情况。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的事前、事中、事后公开机制,通过门户网站,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开有关行政执法信息。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主动表明身份,法律文书规范制作,执法人员信息向社会公示。二是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落实情况。通过文字、音像等方式,明确行政执法主体、审查、决定、送达、执行等行政执法活动进行记录并归档,实现行政执法行为的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三是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落实情况。作出重大执法决定前,须进行法制审核,未经法制审核或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确保每项重大执法决定都合理合法,守住了法律底线,今年累计法制审核土地类执法案件12宗,林业类执法案件9宗。

(三)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的建立情况。我局严格按照《规程》办案流程程序依法办案,做到立案有法制审核把关,下发决定书前要进行局务会评审,通过“两审”,保障每宗执法案件都能“公平、公正、公开”的办理,从源头上杜绝了“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的违规案件发生。

(四)涉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执法情况。以守住土地红线、服务民生保障为目标,着力保障招商引资企业合法权益。通过建立执法全程监督制度有效地杜绝随意执法、选择性执法、暴力执法、“一刀切”执法、趋利执法等违法违规事件的发生。

(五)行政柔性执法推行情况。按照《行政处罚法》“首违不罚”的法定要求,我局执法人员严格落实自由裁量尺度,在合法合理的限度内为企业发展“松绑”“解绊”,确保执法行为、法律依据有“温度”。

(六)涉企执法检查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一是落实“执法记录设备使用备案制度”、“行政执法音像记录编号管理制度”、“行政执法案卷编号管理制度”等。二是通过执法案件评查工作。进一步规范了执法案卷填写、装订、管理工作,保障执法卷宗装卷、归档;三是进一步创新、提高执法思维高度及执法方式,通过说教、以案说法等方式,针对不同情形,进行不同处理,坚决杜绝了“运动式”和“一刀切”的执法方式。

(七)执法能力和队伍建设情况。一是强化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我局成立了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局机关股室和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局主要负责人任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亲自部署落实法制建设工作。年初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局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使依法行政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二是及时办理执法证件申领工作。按照县司法局要求及我局实际情况,及时组织人员参加法律知识培训和行政执法证考试,申领行政执法证件。目前,我单位具备执法资格的有13人,新申领人员5人;三是开展常年性的依法行政教育。利用周一例会开展干部职工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今年来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学法24次,进行司法学习、考试3次。  

(八)“双随机、一公开”及“八五”普法开展情况。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机制有效的监督了企业的违法行为,为企业的信用评级提供了很好的参照依据。同时,将企业的业绩向社会进行了展示。今年以来共累计向社会公示行政许可信息1827条,行政处罚21条;“八五”普法开展以来,我局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将普法宣传纳入到日常学习工作之中,通过宣传有效的提高了群众对自然资源领域内的法律法规知识的知晓率。

二、国有土地确权登记情况。

我县化解“登记难”问题从2021年9月开始,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县40个小区7441套房屋,已有31个小区登记率达到了100%,已登记办证7232套,总体登记发证率达到了97.19%,完成了省级下达的80%考核任务,基本实现了“应办尽办、应登尽登”。在化解“登记难”期间,通过经济、行政手段督促开发企业退付违规代收群众契税222万元,收回开发企业欠税1688.79万元,群众缴纳契税1699.31万元,动员群众补交划拨用地转出让用地出让金120余万元,收回登记费53万元,合水县南城6号化解案例被自然资源部作为典型案例全国推广。

三、加强耕地占用补偿、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落实情况。

一是全面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全县各类项目建设占用耕地,必须按照“先补后占、占补平衡”原则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任务。十八大以来,我局通过实施土地整治项目累计新增耕地1.2万亩,其中2019年至今新增耕地724.35亩,通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新增耕地888.45亩,历年来各类项目建设占用的耕地均落实了耕地占补平衡。二是依法推进执法监察工作。为有效落实耕地保护,加大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力度,我县于2018年9月、2019年5月先后开展了“大棚房”和违建别墅清理整治工作,共排查处理“大棚房”问题3宗、非法占地问题51宗,恢复耕地面积153.69亩。2021年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我县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新增乱占耕地建房问题“零容忍”的要求,扎实开展了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工作,对国家下发的乱占耕地建房图斑逐宗进行了摸底核查。2022年初,针对甜永高速未批先建、违法占用的1175.64亩耕地问题,县自然资源局坚决依法进行了立案查处,并下发了处罚决定书,收缴罚款1024.36万元,对各类项目建设“顶风违纪”起到了震慑警示作用,有效遏制了农村乱占耕地行为的发生。三是扎实开展退苗还田工作。为确保全县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022年县政府压茬推进了退苗还田工作,组织各乡镇对辖区内苗木占用耕地情况进行了摸底统计,在全县范围内加大苗木占用耕地腾退工作宣传力度,并结合春季植树造林,促进本地存量苗木消化,有序退出耕地。通过摸排,全县苗木占用耕地2.98万亩,通过老果园、苗林木腾退,已还田1.58万亩,腾退苗木2695.27万株。

四、国有土地依法补偿、征用情况。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局土地征地程序,按照新《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及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土地征收相关工作要求,我县严格履行土地征收程序,进一步推进建设用地审批的规范化、标准化,在农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报批前依法落实土地征收前期准备工作,采取了在拟征收土地所在乡镇张贴公告、组织相关人员及部门对土地现状开展调查、编制补偿方案、组织开展听证、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及时对接落实补偿费用、拟建项目依法批准后发布土地征收公告、在征地信息公开平台及时公开用地相关信息、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相关要求,切实保障了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申诉权和监督权。

五、存在问题

一是学习不够深入。我局部门多,工作任务繁重,相互学习有待加强,工作衔接配合需要增强。二是行政执法工作有待进一步提升。执法文书不够规范,存在调查报告描述不清,文书制作不够规范,在调查取证强制拆除、送达执行等关键环节没有全程进行记录等问题。执法配备的装备性能相对滞后。执法人员未统一着装,执法摄像仪性能落后,不能满足执法需求。执法队伍需要加强。目前我局执法人员年龄结构相对偏大。不能很好的履行执法职能。三是信访维稳化解工作有待加强。信访维稳问题化解手段单一,不能很好的化解群众诉求。如:板杨公路、318公路土地征地拆迁款兑付等问题。

六、下一步打算及意见建议  

下一步打算:一是加大学习力度,严格按照“八五”普法规划要求,实行部门主管领导轮流讲法,进行业务交流,确保人人都是业务能手。二是建立健全执法过程记录保存、管理、使用等制度,在调查取证、查封扣押、强制拆除、送达执行等关键环节全程进行记录,确保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的落实。三是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充分认识到主动创稳工作的艰巨性,做好打一场“持久攻坚战”的思想准备。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