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070211020000083000000/2022101900000108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2-10-19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工作动态 |
多部门协调配合大“会诊” 三十年“顽疾”一朝治愈 -----合水县集体土地所有权更新工作纪实
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是党中央、国务院重点关注的民生工程,对明确土地产权关系、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立项、土地征收、土地整治立项等自然资源管理各个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提升自然资源管理水平、维护农民土地权益、增强农村产业发展用地保障能力、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收入,促进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超前谋划,打牢自然资源确权工作基础
在国家下达自然资源统一确权工作任务之初,我县组织专家对工作任务进行了专题调研讨论,部分同志认为,地籍区及地籍子区的重新划定需要纳入该项工作,否则后续的确权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经过对自然资源统一确权工作的任务分解,该项工作作为一项子任务纳入了县自然资源统一确权项目的招标内容。
2022年3月,集体土地所有权更新(即地籍区及地籍子区更新工作)作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项目的排头兵,率先进入调查阶段。由于谋划到位,我县工作安排甚至先于国家部署,自然而然成为全市唯一试点县。
我县集体土地和国有林场犬牙交错,权属不清,矛盾突出,据初步统计,双方数据库中有近50万亩土地重叠,整体更新调查任务繁重而艰难,是一块困扰全县三十年之久的顽疾。但是合水自然人是铁了心要啃下这块硬骨头,既是借这次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契机,也要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项目蹚出一条“血路”来。
提高站位,靠实靠牢工作责任
“分则力散,专则力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集体土地所有权更新工作,放眼大局和长远,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决策部署上来,高标准、高质量,扎扎实实做好这一涉农工程,先后多次对工作听取了汇报,并做出重要指示。成立了以分管县长挂帅的工作领导小组,在自然资源局下设办公室。汇聚发改、民政、财政、环境保护、住建、水务、农业农村、统计、自然资源局以及各乡镇人民政府等有关部门为成员的组织和协调机构。县自然资源局成立以分管领导为主任的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
办公室成立以来,主动作为,先后组织完成招标、《方案》编制、任务分解、技术流程审定、资料收集及协调、权属纠纷调处、县级自检等工作。成立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组,负责与合水林管分局、和相关乡(镇)村组对接协调,专职解决权属纠纷。
上下齐心,携手摸清自身版图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县委、县政府的精心部署下,县自然资源局投入大量工作人员,与作业人员一同跑遍全县7个国有林地及80个行政村400个组的土地。在调查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合水林管分局及乡镇、村组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分管县长多次带领工作组深入乡镇指导工作,合水林管分局分管局长数次深入林场衔接工作,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指导下极大地推动了工作进程,逐步消除了林场和地方保卫“国土”的狭隘思想,一切土地归属的划分都遵循着“便于管理”、“谁确权谁所有”的基础性原则。国有林场和地方乡镇、村组表达了“苦权属不清久亦”的无奈,对于本次界限更新都充满期待。但在实际的权属调查中,各方对权属不清的山头又据理力争,寸土不让。为保障村组和农民利益,工作组将农经权已经确权的地块和退耕还林地块划入村集体。同时,对于原属村组但撂荒多年无人耕作的地块、权属不清的荒山和荒坡、无机耕道路且撂荒多年的地块,工作组建议交付国有林场进行管理,同时对乡镇、村组做了大量说服工作。
经过艰苦的权属调查,全域内共产生51处争议区,集体与集体之间存在9处争议区,国有林场与集体存在42处争议区。截至2022年10月中旬,已调处35处争议区,下剩16处国有林场与集体之间的争议区。后续,县委、县政府将召集合水林管分局、相关的乡镇及村组召开协调会议,彻底解决权属争议。
随着权属争议的逐步解决,我县的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版图也逐渐清晰,各乡镇的界限或多或少都发生变化,尤以与林场相邻的村组变化较大,这其中有村组的“忍痛割爱”,也有国有林场的“顾全大局”。
强化质量,确保调查生命线
质量是一切自然资源调查确权的生命线,为了确保调查确权数据的质量,我县没有放手让作业单位“自由发挥”,而是全程专人“跟踪”。作为试点县,在严格遵守《方案》和技术流程同时,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在权属调查过程中,领导们深入基层,率先垂范,与工作人员一同坐着五菱宏光走遍了合水的山山水水,所到之处与群众打成一片。上行下效,县局工作组成员和作业单位工作人员不畏艰险,跋山涉水。由于经常奔波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无法按时就餐,渴了喝冰水、饿了啃面包是工作常态。
工作伊始,工作组就对作业单位提出严格要求:一是建立工作台账,形成任务清单。收集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等成果资料,以及集体土地征收批准文件等材料,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建立工作台账,形成任务清单,对发生变化的宗地,逐宗搜集佐证资料,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成果扎实可靠。二是开展可靠详实的权属调查。首先,制作工作底图,依据收集资料分析数据并制作工作底图,将县级、乡级、村三级界线、已知国有土地界线与正射影像图套合,并在图上标明地籍区、地籍子区名称,以村为单位形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工作底图。其次,做好外业调查,根据权属调查工作要求,将指界通知书送达本邻宗地权利人并留存回执。通知指界时,根据所属行政村村委会各负责人包片进行分片通知指界。现场指界时作业单位技术人员、土地权利人代表或委托指界人需同时到位开展工作。对位置不清或集体土地所有权界线存疑处,进行实地调查,划清界线;对界线异议处,勾绘异议区,在调查记事中说明情况,异议双方签字确认;对界线调整处,双方签订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并现场拍照举证。最后,选取合理界址点位,设置能准确表达界址线的走向的界址点,使界限更加清晰可寻。
内业中,按照权属界线绘制、宗地拓扑构面、宗地统一编码、信息录入、调查表格制作的流程,逐步推进和提升内业成果质量。内业整理完成后,将“界线清晰、权属无争议、面积准确”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成果,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及行政村村委会进行张贴公告,公示期为15个工作日。公示期间无异议的,进行更新颁证。公示期间有异议的,根据异议情况,填写情况说明表,按照相关规定处理后,再次公告。
鉴于县局技术匮乏,在县级自检的基础上,县局两次邀请市局和市级核查监理单位前来政策和技术“扶贫”。在市局和市级监理的帮助下,县局组织作业单位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及时整改,进一步提升了成果质量。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从万物复苏的初春到繁华落尽的深秋,历时8个月的时间,集体土地所有权更新成果的果实已经触手可及,10月底将按时上报省和国家。正是领导们的担当和作为,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三军用命,我县才会在集体土地所有权更新工作中披荆斩棘,攻坚克难。从理念上,坚持国家立场,摒弃狭隘的部门立场、地方立场,确保权属清晰明了;从行动上,“勇挑千斤担、敢啃硬骨头”如期向国家上报高质量调查成果。本次调查的一大收获,就是人民群众正在提升的生态保护观念,摒弃了以占有为目的思想,更多的是以生态保护角度出发进行割舍。这份沉甸甸的成果将在今后的自然资源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预见在“三区三线”划定、国土绿化、生态修复、耕地保护、生态保护、农业农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等工作中发出熠熠光辉!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