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070211020000143000000/2021090800000030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1-04-15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通知公告 |
石廷辉:一心一意为人民 全力以赴脱真贫
他是一名优秀的退伍军人,曾经是合水县80个行政村中最年轻的党支部书记。几年来,他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鼓励引导群众发展种养殖产业,改变了村上单一的产业发展现状,助推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他就是太莪乡关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石廷辉。
2014年,28岁的石廷辉经老支部书记的推荐在关良村担任村委会主任。2016年底,村两委换届,石廷辉当选为关良村党支部书记,成为当时全县80个行政村里最年轻的党支部书记。上任的第一天,他就将一副写有“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的书法作品贴在了自己办公室的墙上。字画虽贴在墙上,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却落实在了他的行动上。
关良组村民贾德玺是一名精神病人,病情时好时坏,妻子患有乳腺癌,家里三个孩子大的十一岁,小的还不足一岁半,家庭极为困难。石廷辉得知情况后,多方奔跑衔接联系帮扶单位、乡政府、驻村帮扶工作队、村“两委”、党员、群众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贾德玺家募捐6000余元,使贾德玺渡过了难关。事后,石廷辉又帮助其申请了5000元的民政救助。
其实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但石廷辉说他做这些事,只是做了一个支部书记职责分内的事情。
“群众富不富,关键靠支部,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石廷辉不仅关心群众的饥寒饱暖,帮助他们解决难事,化解燃眉之急,他还时刻关注着整个村子的长远发展。关良村位于太莪乡政府以西1.2公里处,全村辖关良、西安畔、东安畔等5个村民小组,共261户,1172人,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93户,贫困发生率为33.87%。薄弱的基础设施和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成为群众脱贫致富路上的最大瓶颈。
为此,石廷辉立足本村的贫困现状,带头制定发展规划,先后组织实施了易地搬迁、住房提升改造、告别窑洞工程,先后硬化村组道路5条7公里,实现了柏油路通村,水泥路通组,5个村民小组全部实现动力电到组、照明电到户,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并积极衔接“县级美丽”示范村的项目实施,让关良村旧貌换新颜,整个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农村建设覆盖率达到了80%,合拓公路关良段沿线绿化100%全覆盖。
同时针对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因户制宜,石廷辉对症下药,扎实推进“一户一策”脱贫攻坚方案的实施,积极鼓励引导村上的致富能人,建办合作社,发展设施养殖,以弥补单一的以种植为主的产业发展短板。
曹伟,是合水县兴源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13年,原本在外打工的他,回乡创业。2016年,他建起了全村的第一个以湖羊、养殖为主的合作社。带动全乡114户贫困户,年分红10.15万元。2018、2019年,先后两次扩建,现已发展到年出栏湖羊、奶山羊700只以上,年可实现纯利润30—40万元。
曹伟说:“我们合作社建设过程中,石支书和村两委给我们帮了不少忙,比如在2019年我们扩建羊棚的时候,当时跟农户把建设用地协商不好,最终还是请村上石支书和村两委和农户协调我们达成协议把羊棚才建起来,地如果拿不回来,我们的扩建计划就不能顺利进行。”
在合水县兴源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短短几年内,关良村的养殖合作社已发展到四家,分散从事肉牛、猪、鸡等养殖的农户更是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种养结合的产业发展路子,在关良村已初步形成,并稳步走向成熟。2018年底,全村的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99%,实现整村脱贫。
在为全村人民服务的工作实践中,石廷辉始终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满怀热情,矢志不渝,履行着党支部书记的职责,也享受着关良村山川巨变的喜悦。但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这巨大的喜悦背后,他的内心也有些许的遗憾和愧疚,遗憾的是未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孝敬双亲,愧疚的是未能用更多的精力照顾正在上学的两个女儿,虽然他的家距离村部也只有短短的两公里。
但这些,并没有动摇他更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心和决心。
石廷辉说:“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我要继续带领全村群众,按照种养结合的发展思路,做大做强奶山羊,肉牛养殖,饲草、黑小米种植等致富产业,全力做好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让群众更富,村子更美。”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