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070211020000253000000/2024031400000007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4-03-14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政府文件 |
关于印发《老城镇2024年复种增粮增效工程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居)委会、镇直各单位:
《老城镇2024年复种增粮增效工程实施方案》已经镇党委、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老城镇人民政府
2024年2月29日
老城镇2024年复种增粮增效工程
实施方案
根据我镇区域内气候资源情况,6至9月夏粮(油)收获后耕地处于休闲期,可充分利用光热水资源,通过复种提高耕地产出率,实现“一年一熟”传统耕作制度向“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转变,对于提高全镇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合水县2024年复种增粮增效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现就实施好2024年复种增粮增效工程,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顺应自然规律、依靠科技创新、突出增粮增效、稳步示范扩大”的原则,统筹利用冬小麦、冬油菜夏收休闲耕地,推广复种粮、油、薯、菜、草等多元化模式,实现粮油增产、农民增收。2024年全镇计划推广复种3400亩,其中:杂粮1500亩、移栽荏1000亩、马铃薯500亩、蔬菜200亩、饲草200亩。
二、 重点工作
(一)合理选择复种区域。根据自然资源禀赋,结合作物生长周期和群众种植习惯,优化复种作物区域布局,突出荞麦、谷子、糜子、大豆、马铃薯、麦后移栽荏复种。各村(居)委会要根据冬小麦、冬油菜播种面积,在充分考虑轮作休耕的基础上,足额完成粮油播种面积,适当扩大蔬菜、饲草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农民收入。
(二)确定适宜复种模式。抢抓夏收至霜降节气有效生长时间,合理安排不同作物复种模式。冬小麦茬重点复种杂粮、蔬菜、饲草、麦后移栽荏。主要推广冬小麦—杂粮(荏)—冬小麦模式,冬小麦—蔬菜(饲草)—冬小麦模式,冬小麦—蔬菜(饲草)—冬油菜模式。冬油菜茬重点复种马铃薯、谷子和蔬菜,主要推广冬油菜—马铃薯(谷子)—冬小麦模式。冬油菜—蔬菜—冬小麦(冬油菜)模式。
(三)集成推广旱作技术。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加快不同复种作物栽培技术集成创新,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和推广,辐射带动复种作物提质增效。推广优良品种。复种作物主推生育期短、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优质丰产的优良品种,荞麦、糜谷以抗旱、稳产的品种为主,大豆以有限结荚高产品种为主,马铃薯以高抗病、丰产、中早熟品种为主,蔬菜以适销对路品种为主,饲草以富含营养的高产优质品种为主。应用关键技术。集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精量播种、病虫害综合防控、全程机械化等技术应用,开展“一喷多促”,提单产增总产。杂粮应用少免耕技术,合理密植,适时采收。马铃薯突出种薯消毒处理、露地高垄栽培、适期追肥、机械收获等技术,荏突出集约育苗、灭茬免耕、机械移栽等技术,蔬菜突出地膜覆盖、育苗移栽、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提高经济效益。突出抢时抓早。麦后移栽荏、复种蔬菜要提前育苗,抢时定植,保证足够的生长期,提高产量和品质。对于直播作物,要提前做好种子、种薯调运采购及农资储备,及时掌握气象信息,做到即收即种、抢时抓早,干籽播种、等雨出苗。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的大口窖、集雨蓄水池等农田灌溉设施,补灌复种,有效解决复种遇到的“卡脖旱”问题。
(四)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加大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引培力度,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在集约育苗、种薯扩繁、贮藏加工、品牌培育、销售服务等环节的引领作用。支持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等经营主体,通过流转土地,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鼓励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合作社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实行“订单种植”“保价收购”,实现联农带农增收。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通过示范带动,扩大复种面积,形成重点突出、全面发展的多元化复种格局。
(五)引进配套适用农机具。以补齐农机装备短板为重点,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引进推广小粒作物播种机、窄幅低损收割机和马铃薯施肥起垄播种机、杀秧机、收获机等,保护太白水稻种植,推广应用新型农机具,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
三、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复种是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的最后一道防线,对稳定粮食面积、提高粮食产量意义重大。镇政府成立以政府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联村领导和行政村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安排、推进全镇复种增粮增效工程实施工作,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事项和困难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在党政办公室,负责做好具体工作,将任务和指标分解压实到各村(居)委会,及时跟进指导督促任务落实。
(二)加强技术指导。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将结合县农业科技人员下基层强服务行动,协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加强对复种农作物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深入田间地头解决农民生产技术难题,指导群众科学种植。
(三)完善支持政策。坚持“政府引导、主体带动、农户参与”的复种工作机制,积极争取产粮、产油大县奖励政策支持,结合耕地轮作试点、规模经营主体粮油作物单产提升项目,在集约化育苗、种子种苗采购、机具推广应用等环节加大补贴力度。扩大农业保险承保范围,探索增加荏、谷子、杂粮等地方保险品种,降低灾害损失。
(四)强化检查督导。严格落实包抓督导工作机制,加强工作调度,压茬推进落实。复种结束后,各村(居)委会要及时建立种植台账,并将复种台账上报镇政府,镇政府将采取实地督导等方式,确保复种生产任务不折不扣落实。
附件:1.老城镇2024年复种增粮增效工程领导小组名单
2.全镇粮食及油料作物复种计划表
3. 复种粮油作物技术方案
4. 复种马铃薯技术方案
5. 麦后移栽荏技术方案
6. 复种蔬菜技术方案
7. 复种青贮玉米技术方案
老城镇人民政府
2024年2月29日
附件1
老城镇2024年复种增粮增效工程
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为构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格局,提高复种指数和耕地产出率,实现传统耕作制度转变,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镇政府决定成立老城镇2024年复种增粮增效工程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 长:杨晧巍 镇政府镇长
副组长:汪 楠 镇政府副镇长
成 员:梅旭纬 镇人大主席
赵廷虎 镇党委副书记
丑嘉凡 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任彦杰 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张旭东 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任建锋 镇党委委员、党建办主任
张有桢 镇司法所所长
段玉龙 镇市场监管所所长
吕元博 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
孟 洁 镇公共事务中心主任
徐 茜 镇市场监管所副所长
贾宏洲 镇社会综合治理中心主任
张剑斐 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
葛廷尧 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
王 健 镇政务便民服务中心主任
刘万军 东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周世飞 牧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谢龙龙 水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严 军 杨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罗 阳 赵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俄正洲 庙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梁志义 寺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白雪云 小塬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公室,分管领导汪楠同志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安排、推进全镇复种增粮增效工程实施工作,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事项和困难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做好全镇复种增粮增效工程任务分解、跟进指导、督促落实等日常工作。
附件2
老城镇2024年复种增粮增效工程生产计划表
单位:亩、个
项目
行政村 |
复种 面积 |
冬小麦茬 |
冬油菜茬 |
冬油菜或冬小麦茬 |
科技示范点 (100亩以上) |
|||
杂粮(荞麦、糜子、大豆等) |
移栽荏 |
马铃薯 |
谷子 |
蔬菜 |
饲草 |
|||
全 镇 |
3400 |
1500 |
1000 |
500 |
200 |
200 |
||
东关 |
500 |
220 |
100 |
80 |
100 |
|||
水沟 |
420 |
190 |
100 |
60 |
30 |
|||
牧家沟 |
400 |
180 |
80 |
50 |
150 |
|||
杨坪 |
490 |
210 |
120 |
80 |
||||
庙庄 |
420 |
180 |
200 |
60 |
20 |
100 |
1 |
|
赵塬 |
440 |
190 |
200 |
70 |
1 |
|||
寺塬 |
380 |
170 |
100 |
60 |
||||
小塬子 |
350 |
160 |
100 |
40 |
附件3
复种粮油作物技术方案
一、种植模式。冬油菜(冬小麦)收获后可复种大豆、谷子、糜子、荞麦等,复种谷子应以冬油菜茬为主。
二、品种选择。糜子应选用陇糜17号、陇糜10号等生育期短的品种;荞麦可选用陇东红花、榆荞4号、西农9976等品种;大豆选用晋豆19号、铁丰31号、陇黄2号、冀豆17号、中黄30号等品种。谷子宜选用生育期相对较短的陇谷5号、陇谷7号、陇谷11号、秦杂谷6号、秦杂谷8号等品种。
三、整地施肥。冬油菜或冬小麦收获后,及时深翻整地,施足底肥。一般亩施过磷酸钙25公斤、尿素30公斤或复合肥30-40公斤,然后进行浅机耕,深度25厘米,耕后耙耱平整。
四、播种时间。应趁墒早播(即使土壤墒情不足,也应及时播种,待雨出苗),播种时间越早,效果越好,产量越高。油菜茬于6月上旬抢墒播种,小麦茬应在7月上旬播种结束。
五、田间管理。要及时观察出苗情况,做好田间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尤其要注意复种地块油菜和小麦次生苗的防治。
1. 中耕除草。糜子苗期生长缓慢,幼苗容易受杂草隐蔽压盖,所以在幼苗出齐刚现行时就应开始进行第一次中耕,间苗时进行第二次中耕松土,拔节前后进行第三次中耕。油菜茬谷子播后出苗前需喷施专用除草剂(单嘧磺隆每亩20克兑水40公斤喷施),可有效防止油菜次生苗发生。谷子整个生育期内,要中耕2-3次,要求是“头遍浅、二遍深、三遍不伤根”。第一次中耕结合间苗进行,第二次中耕在谷子拔节期结合追肥进行,深度8-10厘米,同时培土。第三次中耕于谷子孕穗期进行,只除草培土。大豆播后,当豆子发芽、顶土显垄时,及时中耕、疏松土壤,助苗出土,防治草荒,以确保全苗、齐苗、壮苗,促进幼苗生长。
2. 病虫害防控。糜子苗期要注意防治吸浆虫、钻心虫、粟茎跳甲;荞麦注意防治钩翅蛾、粘虫;谷子注意防治白发病、黑穗病、锈病等;大豆应注意防治根腐病、豆荚螟、食心虫、蚜虫等。
六、适时收获。当糜子的籽粒有2/3以上成熟即可收获,收获后要及时进行脱粒、晾晒、入库;谷子当谷穗籽粒硬化,呈现出品种原有颜色时即成熟,应及时收获、打碾、晒干入库;荞麦当植株70%籽粒呈现本品种成熟色泽时为成熟期,即全株中下部籽粒呈成熟色,上部籽粒呈青绿色,顶部还在开花,及时进行收获,防止落粒减产,避免早霜危害;大豆叶片完全脱落,茎、荚、粒呈原品种色泽,豆粒归圆时收获。
附件4
复种马铃薯技术方案
一、品种选择。复种马铃薯应选用优质脱毒种薯原种或一级种。冬油菜茬复种马铃薯选用生育期70-90天的中早熟品种,如冀张薯12号、陇薯19号、V7(大叶)、红美、黑金刚等。冬小麦茬复种马铃薯尽量选用淀粉含量高的品种,如青薯9号、陇薯7号等品种。
二、种薯处理。播种前应将种薯晾晒,切薯时应将切刀用75%酒精消毒,防止环腐病传播,切块时先纵切,再横切,切深一些,切块要求大小均匀,保证每块都有1-2个芽,每个切块尽量多带薯肉。切块完成后用马铃薯专用拌种剂拌种或霜脲锰锌兑滑石粉稀释后拌种,切块避免阳光直射暴晒。
三、耕地施肥。冬油菜或冬小麦收获后,应及时清理地上杂物,及时进行深翻、旋耕,结合旋耕施足底肥。冬油菜茬复种时,亩施过磷酸钙25公斤、硫酸钾15公斤、尿素18-25公斤;冬小麦茬复种时,亩施过磷酸钙25公斤、硫酸钾15公斤、尿素25-35公斤。人力不足管理粗放的农田则在耕地前亩施三元复合肥(18-18-18)70公斤,适当配施微生物菌肥或有机肥,同时施入防治地下害虫药剂如辛硫磷等。
四、播种时间。尽早播种,播种时间越早,产量越高(即使土壤墒情不足,也应及时播种,待雨出苗)。冬油菜茬较冬小麦茬复种可显著增加产量。油菜茬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抢墒播种,小麦茬尽量在7月上旬播种结束,播种深度10-15厘米。
五、栽培模式。播种时采用起垄、播种、覆土、喷药一体机,可减少人工成本投入。大垄双行露地栽培:不覆膜,旋耕后采用机械起垄播种,垄高10-15厘米,垄距1.2米(垄宽85厘米,垄沟宽35厘米);平作培土栽培:露地平作种植,小行距30厘米,大行距90厘米,待出苗后进行培土起垄,培土高 5-10厘米,种植密度均为3500-4000株/亩。
六、田间管理。及时观察苗情,做好田间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尤其是前茬作物次生苗防治,做好蚜虫及早、晚疫病预防防治。
1. 田间除草。为节约人工成本,播后苗前可采取化学防除油菜和小麦自生苗及田间杂草。马铃薯播种后3-10天内进行播后苗前除草,采用70%嗪草酮+10.8%精喹禾灵+33%二甲戊灵土壤喷雾封闭处理;也可以在马铃薯株高10-15厘米、杂草2-4叶期进行茎叶喷雾防除,采用3%砜嘧磺隆+12%烯草酮茎叶喷雾处理。
2. 中耕培土。马铃薯现蕾前及时中耕培土1-2次,可采用机械进行中耕培土。当苗高10厘米时进行低培土,培土高度5厘米左右;现蕾期进行第二次培土,培土高度5厘米左右。避免薯块生长后期块茎露出地面,影响产量和品质。
3. 消灭虫害。7月中下旬是陇东地区第二个蚜虫迁飞高峰期,此时,夏播马铃薯正处于苗期。因此,在出苗率达到85%时,进行第一次防治蚜虫,叶面喷施5%啶虫脒乳油1000~1200倍液或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喷雾防治,喷雾方式为喷头向上,与地面成25~30度角,尽量将药液喷施于叶片背面,每间隔7-10天防治1次,到8月上中旬即可。
4. 预防病害。我县复种马铃薯出苗生长季节在夏末和秋季,正是多雨季节,马铃薯早、晚疫病多发。马铃薯齐苗后,叶面喷施保护剂代森锰锌预防早、晚疫病,每间隔10-15天喷施吡唑醚菌酯、霜脲锰锌、丙森锌、多菌灵、嘧菌酯、氟啶胺等药剂预防晚疫病的发生,上述药剂最少选用三种,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七、收获及贮藏。适时收获,降低地下害虫危害和烂薯率。采用机械碎茎、收获。鲜薯要适当晾晒,否则由于水分过大,容易碰伤表皮,不利于运输、销售和贮藏。人工分级捡拾装袋,种薯可存入阴凉通风地窖或气调库。
附件5
麦后移栽荏技术方案
一、品种选择。主要以正宁黑荏为主,兼种与当地品种性状接近的外引新品种。
二、育苗。一般有直播育苗和阳畦育苗两种方式。
1. 直播育苗。麦收前30-40天左右(4月下旬至5月上旬)做畦播种育苗,畦宽15米,畦长根据用苗量而定。选用秋闲地土壤与腐熟的农家肥以5:1的比例混合过筛,然后将配好的营养土铺在苗畦内,营养土厚15厘米。将种子用50℃温水烫一下,搅凉浸种10小时后捞出沥干,播在做好的畦子上,5平方米可栽一亩地,亩用种子200克。如果苗畦土壤干旱,育苗前可将苗畦灌一次透水,等水渗完后再进行播种,播种后在种子上覆土2厘米,然后盖上3厘米厚的麦草保湿,出苗后去掉麦草,苗高10厘米后蹲苗,麦收后及时起苗移栽。
2. 阳畦育苗。4月中旬至5月上旬,做小拱棚进行阳畦育苗,阳畦宽100厘米,长不等,畦底整平打实,不漏水,搭拱棚,铺施营养土,配制方法与厚度同直播育苗,亩需育苗畦5平方米。先将种子用50℃温水烫一下,搅凉浸种10小时后捞出沥干,撒播在做好的畦子上,盖细土2厘米,随后覆盖棚膜。出苗后及时去掉棚膜,3-5片叶时间苗,苗间距5-8厘米,苗高10厘米后蹲苗,麦收后择时起苗移栽,起苗时注意保护根系。
三、移栽。麦收后及时免耕移栽,时间为6月底至7月初。移栽时分期拔苗分级移栽,随时收看天气预报,雨前及时移栽,栽后连阴天效果最好。如天旱需进行坐水移栽。一般不施底肥,采用追肥,随栽随浇稳苗水,以利成活。合理密植,行株距为50厘米*50厘米或50厘米*40厘米,亩保苗2700-3300株。
四、田间管理。
1. 生长前期。干旱时移栽后及时在苗子根部点浇1-2次缓苗水,水渗完后用土将根茎部覆盖,缺苗时可雨后及时补栽。要及时深耕松土,缓苗后中耕2-3次,防止杂草滋生。
2. 生长中期。在肥力低下的地块,到了生长中期,荏苗如果长势较差,可趁雨天亩撒施复合肥12公斤,也可雨后在栽植行间开10厘米浅沟,亩追施复合肥10公斤。
3. 生长后期。株高70厘米以上叶微黄时,喷2次丰产素,促进籽粒成熟。成熟期采用置物、声音、人工等驱雀方法进行管护,减少鸟害。
五、病虫害综合防治。荏主要害虫有叶螨、蚜虫、青虫等,以物理防治为主,每亩挂黏虫黄板30片,也可用20%杀灭菊酯乳剂5000倍液喷洒防治。主要病害有斑枯病、灰霉病。斑枯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1:05:100的波尔多液,灰霉病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7-10天喷雾1次,连续2-3次。
六、适时采收。全田2/3植株叶片由绿色变成浅黄色,结穗变成浅褐色,种子由白色变成浅褐色时即可收获。收割后扎捆堆放,避免雨淋,促进后熟。堆放15-20天后人工脱粒,清选晒干入库。
附件6
复种蔬菜技术方案
一、品种选择。主要以萝卜(郑研791、绿领玉丽)、大白菜(秋宝800、华耐628)、甘蓝(3898、冬宝)、娃娃菜(华耐、羞月1656)和速生叶菜(新巴比伦、星火143菠菜;黑金青梗菜、铁杆茼蒿、结球生菜万胜118、澳洲香菜)等为主。
二、复种蔬菜种植技术
1. 整地施肥。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将前茬作物秸秆搬运出耕地,深翻后耙平、整平地块,施腐熟的农家肥3000-4500公斤∕亩、磷酸二铵15~20公斤/亩。
2. 畦面处理。畦宽一般1.5~2.0米,长度15~30米。播前5~7天采用氟乐灵处理畦面,防治单子叶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施药方法:用48%的乳油120~150毫升,兑水50公斤。施药后必须立即混土以防光解、挥发,使用时注意选择在没有刮风的天气下进行。
3. 播种方法。播种按照相应播种量均匀撒播,种子入土深度1~2厘米。播种后,及时小水浇灌。切忌大水漫灌冲走蔬菜种子。播种后2~3天视天气及土壤墒情,及时浇灌二水。土壤易板结的地块应该适时轻疏松表土,防治干旱土壤板结影响出苗。甘蓝、娃娃菜采用育苗移栽或直播,其他蔬菜(菠菜、萝卜、白菜、香菜等)采用直播播种方式。
4. 复种育苗移栽。为进一步提高复种作物经济收益,可以选择一些适于夏秋露地栽培的中早熟秋菜,如甘蓝、花椰菜等蔬菜,4月下旬在拱棚或日光温室中育苗,待夏收作物收获,7月移栽,收获期一般在9月下旬,产量3000~4000公斤/亩,经济效益突出。
三、田间管理技术
1. 保持土壤适宜湿度。注意浇水方法,防止出现大水浸淹叶菜,泥土污浊叶面,控制浇水量,及时排水。复播蔬菜主要采取人工直播的方法,因此出苗后田间密度较大,加之苗小根细弱,必须及时人工手工除草。叶菜类蔬菜生长期随灌水追施尿素10~15公斤/亩(分两次进行,分别在2~3片真叶、7~8片真叶时),蔬菜采收前12~15天停止追施。初霜到来时间较早,必须提早在复播蔬菜畦面上拱插好玻璃纤维杆,覆上塑料膜抵御霜寒。
2. 复播蔬菜病虫害防治。秋季主要发生的病害有霜霉病,可在发病初期采用64%杀毒矾500倍、甲霜灵25%可湿性粉剂兑水600~800倍、或克露72%可湿性粉剂兑水600~750倍喷雾防治。一般发生的虫害有跳甲、蚜虫等,可用菊酯类农药、苦参碱类生物农药防治。
3. 采收上市。及时收获分级包装上市,如不能适时销售完,应采取储藏保鲜措施。
附件7
复种青贮玉米技术方案
一、品种选择。复种青贮玉米应选用成熟周期短、干物质产量高、单位干物质内能量高,粗纤维含量低、牛羊适口性好的品种,如先玉1225、先玉335、龙高L2等品种。
二、整地施肥。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将前茬作物秸秆搬运出耕地,深翻后耙平、整平地块,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公斤、尿素2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
三、播种规格。青贮玉米的产量来源于对光能和地力的利用,在一定范围内,叶面积系数越大,光能利用率越高,产量也越高,因此,合理密植才能高产。种植密度须从品种、播期、土壤肥力、栽培条件等多种因素考虑。青贮玉米一般等行距播种,行距75厘米,株距在17~20厘米,亩植4500~5500株。
四、田间管理。青贮玉米苗期是生根发叶和茎、节、叶分化形成的营养生长时期,根系的大部分在此时形成。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做到苗全、苗齐、苗壮,为穗粒期的生育打好基础。
1. 中耕除草。青贮玉米苗期中耕可进行1~2次,并结合施肥,适当培土。中耕的深度要求做到苗旁浅、行中深,同时注意对病虫害的防治。
2. 水肥管理。在5~6片叶时,第一次追施苗肥,每亩施尿素7.5~10公斤,苗期如缺水应及时进行灌水,在雨天、土壤潮湿积水的情况下,要注意开沟排积水,改善土壤通气条件。
3. 预防病害。原则上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玉米病害主要有大小叶斑病、锈病、纹枯病等。虫害主要有玉米螟、粘虫、玉米蚜、棉铃虫、小地老虎等。可采取药剂防治,大小叶斑病、锈病可用50%多菌灵500倍、纹枯病可用5%井冈霉素500倍液喷施。玉米螟、粘虫可用10%氯氰菊酯2000倍加Bt粉800倍、玉米蚜可用20%康福多3000倍、棉铃虫可用Bt粉800倍加天力粉剂800倍喷杀。
五、收割
1. 收割期。青贮玉米最佳收割期应在腊熟中期,即乳线1/3~2/3时,此时干物质含量在26%~35%。青贮玉米收获过早,籽粒发育不好、水分含量多、淀粉含量低、饲料能量低,在制作青贮时营养损失严重,宜造成青贮丁酸发酵,失去利用价值。青贮玉米收获过晚,粗纤维含量过高,青贮消化率降低;同时装窖时不易压实,保留大量空气,霉菌、腐败菌大量繁殖,霉烂变质。
2. 留茬高度。留茬高度应大于15厘米。留茬过低会增加青贮玉米木质素与粗灰分含量,造成青贮玉米消化率降低;并导致青贮玉米根部的泥土带入青贮中,造成梭菌发酵产生丁酸,且会增加青贮中硝酸盐含量。
3. 切割长度。青贮玉米最佳切割长度为0.95厘米~1.9厘米之间,根据青贮玉米的干物质含量来确定切割长度,干物质含量低时,应适当增加切割长度,干物质高,可缩短切割长度。青贮玉米的切割长度小于0.4厘米,会引起动物无法反刍,造成瘤胃内pH值下降,引起瘤胃酸中毒。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