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县固城镇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按照县法治办《关于转发<中共甘肃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规范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报送和公开工作的通知>的通知》(〔2024〕1号)和《关于印发<2024年合水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2024〕2号)要求,2024年,固城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及历届全会精神,全面推动落实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持续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落实,为全镇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现将我镇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科学运行体系。镇党委、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依法治镇和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推进乡村依法治理为抓手,统筹推进法治建设。成立了镇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及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定期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传达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重要任务。制定完善了固城镇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和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分解法治政府建设任务、明确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主体、落实依法执政责任。建立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学法、干部职工年度学法知识考试、法律顾问和重大决策前法律咨询等制度。
(二)强化学习,提高公职人员法治水平。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全面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发挥法治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2024年共开展中心组学法7次。严格落实党委会会前学法制度,坚持法治建设与中心工作、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党政班子成员和其他科级领导带头从自身做起、从分管工作抓起,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进经济社会稳步健康发展。二是全体干部实践学。加强公职人员的法治学习教育。认真学习《宪法》《民法典》《社区矫正法》《劳动法》《信访工作条例》《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最新修订和实施的法律法规,利用周五上讲台活动,要求每名干部职工结合各自分管的工作和承办的业务,和大家分享相关法律知识和政策法规,适时开展“八五普法知识竞赛”专项活动4次参与人数达120人次,组织全镇党员干部在周例会积极学习党内法规,全面提升干部的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能力,进一步增强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逐步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工作氛围。
(三)强化宣传,增加全民法治意识。一是深入基层一线普法。利用有集日、戏曲惠民公演、春季农业生产、志愿服务、进村入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庭院说法等途径,在村头巷尾等人员较为密集场所,运用聊天、谈心、拉家常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穿插融入贴近群众实际的法律知识学习,以《土地承包法》《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国家赔偿法》和《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义务教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信访工作条例》等为学习重点,逐步引导群众树立起了法治意识。二是紧扣节点人群普法。我镇按照“八五”普法规划要求,坚持以群众法治需求为导向,制定年度普法工作计划,结合“三八”妇女节、“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6.26”国际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时间节点,联合派出所、平安法治办、市场监管所,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彩页、深入村组、学校、企业、家庭等等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展普法宣传22次,利用集日在街道开展普法宣传8次,全年共发放各类普法资料2600份,受益群众达3200人(次)。积极开展“法律十进”活动,组织开展“庭院说法润民心 共建法治和美固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等专题普法宣传活动14次,在贺龙希望小学开展春秋入学普法宣传2次,针对校园霸凌事件律师进校园开展法治讲座2次,通过法治宣传在固城镇逐渐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的法律意识。
(四)强化基层法治,提升依法治理能力。一是以改革为契机优化镇村站所职能。在顶层设计下,改革后机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运行高效,相比镇综治中心,平安法治办在统筹协调全镇各执法站所时更加顺畅,职责更加明确,能够快速组织司法所、派出所、综合执法队、镇村调委会等力量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服务等活动,通过组织架构、联席会议、相互配合等方式,构建起了规范高效的镇村执法站所工作机制,在矛盾纠纷化解、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加强基层一线法律人才的发掘培养。以村组干部为主体,继续对辖区内的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大学生、热心公益事业者、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等群体进行摸排,这些群体相对而言,具备知识储备量大,学习能力强,容易接受新事物等优点,全年共培养法律明白人24名,配备专职网格员8名,新选聘乡村创稳网格员4名,组织镇执法队工作人员参加市县培训1次,参加省执法资格证考试1次,派出所新招辅警2名,这些举措,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社会法治的基础,加强了基层法治人员力量。三是构建科学完善的法治化管理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镇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办公室设在平安法治办,负责协调各执法站所,整合统筹信访办、派出所、司法所、镇村调委会、综合执法队等部门职能,推动形成了矛盾纠纷“一站式”调处化解新格局,在摸索中逐步形成一门、二分、三办、四复、五访、六评、七研判的“七步工作法”,同时我们按照“七步工作法”,对每一个诉求事项进行整理归档,确保每一个诉求事项可追溯、可检查、可问责。全年累计办理各类纠纷事项107起,化解矛盾纠纷107起,调处成功率100%,群众满意度98%,无越级上访和进京赴省上市案件发生,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激化、问题不上交”。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法治工作高效运行。协调县司法局配备国产电脑2台,安装学法电视1台,安装社区矫正对象报到打卡机1个。协调县政务中心为政务服务大厅配备自动化办公设备1台。建成王昌寺村茶馆说事室1间30平方米,董家寺法治文化广场长廊1处20米。更换街道文化广场法治宣传牌8面。通过这些举措,使办公效率更加高效,法治宣传阵地进一步完善,法治文化氛围越发浓厚,群众法治思维更加牢固,大大加快了固城司法所创建“枫桥式”司法所步伐,3月份被省委政法委授予全省新时代“枫桥式”基层单位,是庆阳市政法系统唯一获得此荣誉的单位。
二、存在的短板弱项
一是执法人员力量还需加强。随着法治工作深入推进,群众法治意识明显提升,法治观念进一步增强,各类涉及执法事项较多,但乡镇职能部门执法工作人员较少,且大都身兼数职,精力有限;二是执法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由于乡镇执法人员基本上都属于“半路出家”,缺乏法律类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员,导致在实际执法过程遇到棘手的执法问题时,不能快速的专业处置;三是宣传形式过于单一。宣传手段不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满足于传统的发放宣传彩页、挂横幅、开讲座,没有很好的运用各类自媒体平台。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完善社会管理制度,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二)持续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普法宣传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下一步,我镇将不断创新法治宣传载体,拓宽普法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各种途径,采用传统方式和新型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法律知识宣传,举办法律知识讲座,通过法治宣传培训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群众“学法、守法、用法”的思想自觉,提升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能力。
(三)持续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是法治建设成效的重要体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持续用好“六心”工作法,不断完善“枫桥式”司法所工作机制,根据镇情实际,通过排查婚姻家庭、土地纠纷、邻里关系、民间借贷、经济利益等方面的矛盾纠纷,进一步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继续采取“三色”分类定级的做法,继续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问题不上交”,确保全镇经济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