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070211020000113000000/2022010600000002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2-01-02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预警信息 |
庆阳市电信诈骗案件一周警情预警|第58期
庆阳市电信诈骗案件
一周警情预警(2021.12.27—2022.1.2)
1、发案情况
2021年12月27日至2022年1月2日,全市共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3起,同比( 66起)下降50%,环比(26起)上升27%。
2、损失情况
2021年12月27日至2022年1月2日,全市被骗资金202.5万元,同比(267.7万元)下降24%,环比(172.6万元)上升17%。
3、发案类型
据分析,本周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类型主要为刷单返利类诈骗12起(占全部案件的36%);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6起(占全部案件的18%);贷款、代办信用卡类、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关类诈骗各4起(各占全部案件的12%);冒充领导、熟人类、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2起(占全部案件的6%);投资理财类诈骗1起。
4、易受骗群体
从本周发案情况来看,刷单返利类,贷款、代办信用卡类,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关类,冒充领导、熟人类,虚假购物、服务类,投资理财类诈骗受害人群多为居民、村民等无业人员。
5、典型案例
01、冒充领导(熟人)类诈骗案例
2021年12月26日合水县村民Z先生收到“钉钉”好友请求,对方自称某镇镇长W某某,让其添加微信工作号,因其之前与W镇长相识,且头像是其本人,遂对其身份深信不疑。添加通过后次日,对方发微信称其朋友急需一笔钱,他不方便转,让其把银行卡号发过来,他把钱转到其账户中,再由Z先生转给其朋友。Z先生同意后,对方发送一张15万元的转账截图,让其查看是否收到,Z先生查看未见,对方称为24小时到账,他朋友急需用钱,让其先行垫付5万元,等钱到账后再扣除。Z先生没有多想,通过手机网银转账未成功,让亲戚向对方提供银行账户转账5万元后,对方又提供另一银行账户催促其继续转账,Z先生感觉情况不对,打电话给W镇长询问称不知道此事,才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市反诈中心提示:收到来历不明的好友请求时一定要谨慎,若有朋友、领导、熟人要求借钱、转账,一定要通过电话或者当面核实对方身份,一旦被骗,请立即拨打96110报警。
02、冒充公检法类诈骗案例
2021年12月27日,正宁县村民H女士分别接到自称庆阳市公安局、北京市公安局民警的电话,对方称其办理了一张招商银行卡涉嫌诈骗,涉案资金261万元,其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成员“王艳”已被抓获,供出H女士参与电信诈骗,要求其配合调查,威胁称不能给任何人说,三天内不准接听他人电话,否则要被抓去坐三年牢,其名下所有银行卡冻结三年。D女士心生害怕,信以为真。对方让其下载“腾讯会议”APP,发微信语音通话,了解其家庭情况及收入,索要其名下所有银行卡号,声称需要调其银行流水,核查其银行卡是否有261万元进账记录。D女士言听计从、一一回答,按照对方要求,通过腾讯会议将其把所有银行卡、身份证信息、手机号码等发送给对方,将短信验证码一并告知对方,之后收到三条共计8.55万元转账短信,对方让其将短信删除,继续筹钱到指定银行卡。D女士出门准备到银行取钱时猛然醒悟,感到不对劲,联系丈夫称其遭遇诈骗电话,才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市反诈中心提示:诈骗分子一般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打着“涉嫌犯罪”的幌子,以“清查资金洗脱嫌疑”为由,诱骗您将钱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如果您接到类似来电请立即挂断,并拨打反诈专线96110咨询。
公安机关不会在电话和网上办案,一旦接到自称公检法等机关电话,对方提及银行卡、安全账户、验证信誉度、转账等字眼要求的要立即挂断电话。一旦被骗,请立即拨打96110报警。
03、网络贷款类诈骗案例
2021年12月29日,宁县村民D先生因资金紧张,看到手机“捷信金融”平台可以贷款,遂联系客服,对方让其下载安装“小米金融”贷款APP,填写身份信息资料后,自称小米金融贷款专员打电话让其添加支付宝好友,申请贷款额度2万元,提现未成功。对方称需要开通会员,缴纳一千元免息三个月、两千元免息六个月,D先生信以为真,选择缴纳1000元后提现失败,对方称其绑定的银行卡号填写错误,贷款已被冻结,需要缴纳贷款额度的50%(即1万元)进行解冻才能提现。D先生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转账后,对方又称其转账时没有填写认证代码(身份证后四位),还不能提现,需再转1万元的认证资金才能提现,D先生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市反诈中心提示:办理贷款,一定要到正规的金融机构办理,正规贷款在放款之前不收取任何费用!切记:任何网络贷款,凡是在放款之前要求缴纳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费或要求转款刷流水、验证还款能力的,都是诈骗。一旦被骗,请立即拨打96110报警。
04冒充购物客服退款类诈骗案例
2021年12月30日,镇原县村民F女士接到一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淘宝购物客服,声称其网上购买的衣服出现质量问题,要给其退款理赔。F女士因之前曾购买过一套孩子衣服,便信以为真,同意理赔。对方让其在软件商店下载“钉钉”APP,邀请其参加钉钉会议,开通视频屏幕共享功能,在其手机上一通操作,F女士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发现自己的银行卡上7.2万元被转走,才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市反诈中心提示:网络购物需谨慎,退款是假,骗钱是真,凡是接到电话自称要为你理赔退款的,不论是购物平台、快手、抖音客服或快递服务客服,都是诈骗。一旦被骗,请立即拨打96110报警。
市反诈中心提醒: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在此呼吁广大群众在官方应用平台下载安装注册“国家反诈中心官方”APP,增强自身免疫力,防止被骗。如您有疑问或已上当受骗,请及时拨打96110反诈专线咨询。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